第21節(1 / 2)

我清楚鬼醫的為人;雖然他的行蹤飄忽不定,但倘若他還活在人間,準會在每年的五月節那天到醫聖祠為張仲景敬上一柱香,然後到龍泉閣和那主人喝一道精美的茶,談論那老莊之道。

鬼醫最佩服的人就是醫聖和老聃兩人,因為這倆人一位入世,借醫術救人,另一位則出世,毫不貪戀紅塵。

這次,我們一行五人,我,小樓,晴夢和高雪及如夢奔馳在驛道上;我不再害怕捕快官兵,不會乞丐般的窘迫,因為不會再有人通輯我,因為有高雪在;每到一個驛站,都會有人殷勤的為我們換馬,備下食物。一路上,所看到的寺廟還是那樣凋零,偶爾還會看到戴枷的僧人被羈押、示眾,這是因為你的懿旨還不曾下達。而那個黃臉道士一直跟在我們後麵,就象驅之不散的幽靈。匆匆的,奔赴了一天兩夜,終於黎明時趕到了南陽,那位黃臉道士似乎知道我們此行的目的,忽然不見了。

還有三天才到五月節;我們在驛站安歇,就分開行動。晴夢是位丹青高手,她根據我的描述,將鬼醫的肖像畫出,然後由高雪拿到禦林大營及南陽知府,命那位留守的禦林副將和知府高嘯派出人手,在城門、各處要道張貼文告,嚴查過往行人。而我,則趕到龍泉閣,會一會經年不見的老友魏振濤。

魏振濤還是老樣子,大腹便便,隻是兩鬢已經發白,手背上也起了許多老人斑。喝著普洱,談論起往昔,不禁感到夢一樣的縹緲。歲月催人老,自打他從父輩那裏繼承下這個龍泉閣,已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十七年,他也從一個意氣勃發的青年步入了花甲,甚至連孫輩都有了。

我想起我們初識的光陰;那時我在追殺契胡人爾朱泰,那位邊關鎮將一次作戰時竟然將整個村落不分男女老幼全都屠殺,所以我會仗劍為那些無辜者報仇。爾朱泰起初並沒把我當回事,直到我獨自一人闖入他的大營,和他那一整隊親隨扈從血戰起來,他才意識到死神的迫在咫尺。此後,直到他失足落下山崖前,都是在不斷逃亡的惶惶不安中渡過的;而這座龍泉閣,就是他不斷逃亡路途中的一站。爾朱泰當初以為逃進了龍泉閣,就算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因為龍泉閣是江湖有名的避風塘,許多江洋大盜金盆洗手後,都會選擇到這裏安渡晚年。那天,我剛走進龍泉閣,一個臃腫的胖子戴著峨冠,肉臉堆笑,拱著手朝我迎來,我就知道這位準是江湖流傳許久的龍泉閣主人。

而今,這位胖子似乎比以前更胖了,整個身子就是兩個球,一個在球頂著個小球,兩隻腳吃力的向前挪動,每一步都那樣的艱難。

他並不知道我已經是個啞巴,還和那次一樣的絮叨,話癆。我驚歎他的記憶,事情已經相隔了這麼些年,我的相貌早已給歲月滄桑,他居然一見麵就能叫得出我的名字,難怪江湖都傳言這位龍泉閣主人過目不忘。

龍泉閣簷角下的眾多風鈴隨風清脆叮當響著,一根長春藤卷曲著須子,從窗外探進來;那些小廝們忙碌的招待著客人。我環視了眼,心裏雖然明白鬼醫是最遵守時間的,絕不會不來,也絕不會提前而至,但我還是希望能不期地遇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