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傳奇;隔著如許煙波歲月,隔著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書頁中的一個剪影。她,是真正的美人;出眾的才,傾城的貌,是千百年才隻此一個的才貌雙全的女子。
可耐得住學術的清冷和寂寞,亦可受得了生活的艱辛及貧困。聰穎、美麗、堅韌,成就了她絢爛的一生。
導語
歲月鋪陳,獨有她可以美成一個側影,一幅畫。
她,叫林徽因。是最令人仰望的民國女子。隱含的奢華,明靜的優雅,靜謐的吸引,她的才情、美貌、智慧、能力,是再過多少年都會是令萬千女子心間膜拜的女神的模樣。
看過最好的形容之,“立在一處,便似深穀中一朵自開謝的白蘭。極惹目。是美人,是才女。因此,眾人看過去,仿佛世間種種好處一時間都落在她身上。”
誠然如此,回望她的一生,無論才情、容貌、際遇,哪一樣不是讓世人稱道的。生於杭州一個貴冑世家,自是華美地長大;被三個至為優秀的男子深愛,卻可在其間愛得清醒,愛得內省。也正是這份洞明的對愛的認知,使得她獲得了這世間最美好的愛情。無論是愛過的、嫁過的、輕過的,在這些愛情裏,她都皆若一棵蓮,獲得了最純淨的愛之饋予。這世間女子,多會容易被情傷,不是傷心,就是傷身,唯獨她,可以獲得那般豐盈的愛,而且還是三個男人的——梁思成對她嗬護體貼,理解與欣賞,他們一生相濡以沬;徐誌摩視她為詩意的源泉,情感的夢幻,深情地始終等待著她的歸來,為聽她的演講終魂歸藍天;金嶽霖則為她固守柏拉圖式愛情,終身未娶,一生與其相伴為鄰,癡心不改地守候她一世。
多麼幸運之,一生皆沐浴在愛情的春風裏。
事實上,正是有這些愛之暖情,讓她在杳渺的光陰裏活得知足,活得豐盈。
是為女子。她亦真是活得漂亮的最佳楷模。
所以,多年來,——就有人將她視為中國知識階層男人們的紅顏知己;就有那麼多的女子幻想成為她;就有女子當如林徽因的佳話。
在她離去多年後,她的名字,如飛花柳絮般漸入了世人的眼。關於她的傳說,亦多了起來。
人們傳說著,她不同尋常的家世學識;傳說著她的美貌、才情、愛情;傳說著她半個世紀前對一座古城的癡迷及眷戀。世人更多萬千煙霞筆墨將她華美描述:比如,“世間女子,獨她最好”比如,“她很美麗,很有才氣”;比如,“絕頂聰明的小姐,聰慧絕倫的藝術家,如是等等。
如此的描繪,誠然讓她顯得那般與眾不同。仿佛是世間不會有這樣的女子,但她又真實存在著。
是的。她是個例外,是個獨好的,世間隻此她一人的。
時常,我們需要借助一個男人的光線,才可看到他背後那個耀眼的女子,但是對於從民國時代走來的文藝女青年林徽因卻非如此。因為,反而是從她的身上折射著無許優秀男子的光芒,譬如梁啟超、胡適、梁思成、徐誌摩、金嶽霖、費正清、沈從文、張奚若……是她反過來為這些散發著光芒的男人增添了光彩。透過時間的光影,間或我們可瞥見她的衣袂飄動。而她,亦與他們終生保持著或父或兄、或親或友的深厚情感。
這樣的女子,絕然是擁有濃濃女神範的。
事實上,就如今她仰仗著這身與生俱來的女神範,依然擁有著眾多的追隨者。試想,這塵世間究竟有多少女子以其為膜拜,以其為楷模。凡是在女子麵前提及她的名字,皆會露出豔羨表情來表達她的。
所謂女神,就是具備如此魅力。
不同於同時期的愛玲,以文字魅惑世人眼眸,她是以其身世個性而傳奇於世的。光陰如華,流逝的時光之水,也是無法衝洗掉她的傳世風華的。反而,是更加的迷人,令人追尋不已。
她,曾旅英留美,深得東西方藝術之真諦;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名媛之風度,又具備獨立精神。在那時北京的文化圈子裏,她是一直以才貌雙全而名動全城的。另,因著徐誌摩的文學指引,她那一手音韻極美的新詩得以流傳開來,並因此成為了一位人人景仰的才華橫溢的女作家。也因此,在她的身邊聚集了一大批的時年中國的第一流文化學者,而她就此還成了一個高級文化沙龍的女主人。
這樣的女子,美麗和愛情一直是她的聚焦點。
曾經,金嶽霖賦美她“林下美人”的稱號,便被她憤憤反駁道:“什麼美人不美人的,好像一個女人就沒有什麼事可做,隻配做擺設似的!我還有好多事兒要做!”
也是,她的美好,不全然關於美貌。摒棄掉美貌,她的才情絕然是高於那時期的好些個名媛女子。且她的才情是多方麵的。少女時代起,她便是一位頗有名氣的詩人,同時還涉入好多領域,比如翻譯西方文學、創作劇本、發表小說;最最令人刮目相看她這個小女子的是,她在建築界亦頗有卓越的建樹。誰能想到,她一個柔弱的女子,穿著旗袍的優雅女子,卷起袖子就可以繪圖設計新房舍。更甚的是,她騾子騎得,雞毛小店住得,更還不顧重病在身,經常顛簸在窮鄉僻壤、荒山野嶺,在荒寺古廟、危梁陡拱中考察研究中國古建築。
這樣的她,不愧被稱為“民國第一才女”。
秀外慧中,多才多藝。這樣將此集於一身的女子,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子呢?在她背後湧動著的到底又是怎樣的情緣糾葛纏綿悱惻呢?
且,請君繼續看。
並用一顆柔然的真心,愜意地看下去。
徽因,祖籍福建,年出生在杭州。
這是一個顯赫富足的官宦世家。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曆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善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他是一位清末民初活躍的政治家,亦是一位俠骨柔腸的父親。祖母遊氐,更是一位端莊賢淑的美麗女子,是為典雅,是為高貴。
這樣的優質儒雅的血統,徽因端的是給沿襲了來,因而她才擁有了那讓萬千世人讚譽的斐然才情及那絕代風華的容顏。
是她一落地,便注定會成為那個時代最傾城、傾國的才情女子的。
雖為女孩,但是她那粉雕玉琢的小臉蛋兒瞬時就征服了他們家的大人。在一片唏噓中,亦歡愉如許,祖父林孝恂更是高興地從詩經《大雅?思齊》裏采了“大擬嗣徽音,則百斯男”@的句意,給她取了“徽音”這個美麗的名字。後來,為避免與當時一男性作者林微音相混,徽因自己從年起改為林徽因。
①大姒即太姒,周文王的妃子;嗣即繼承;徽即美,音即聲譽,徽音即美譽、美德。百斯男即百男,極言生子之多。全句的意思為:太姒繼承太任、太薑的美德,必能多生兒子。——編者注
不過,得萬千寵愛的徽因的童年並不快樂。
這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未曾能夠給林家生個男孩,而被父親冷落的緣故。為了給林家傳承香火,父親林長民在她八歲的時候,另娶程氐,之後生下一個女兒和四個兒子。林徽因的生母何氐,就此徹底失寵,如同被打入冷宮的妃妾。
女子,若是婚姻不如意的話,再是知性通情達理斷也是會生出好多怨尤來的。更何況,徽因的母親並非這般的優秀。生於浙江嘉興一個商人家庭的徽因的母親何氐,非但不懂琴棋書畫,更因著也是富貴人家的女兒而養尊處優慣了,並不善操持家務。既無法以才情博得夫君林長民的寵愛,亦無法以賢惠博得婆婆的歡心。
所以,當林長民娶了學識頗深,又溫良美麗的上海女子程氐之後,她的母親這個舊式的女子便成了一個陳舊的人。
被生生地深深地冷落在一隅。
深得比海還深的怨尤,使得她母親的性情,亦如同那狹窄的角落裏的光陰,陰晴不定的。
為此,徽因的童年便因著母親的緣故有了一段綿延而長的痛苦記憶。
她,雖特別得父親的寵愛,然而她還是要和母親生活在後院。前院,常常會傳來那溫馨家庭裏才有的歡笑,每每母親都會在死一般沉寂的院落裏發起無休止的牢騷來。在這種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痕裏,她這個敏感的女孩,由此背負了如許的沉重,心中亦交織著對父母又愛又怨的矛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