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克:《關於學習俄文的幾個問題》,《俄文教學》,1951年創刊號。
本刊記者:《全國俄文教學的新階段》,《俄文教學》,1951年第2期。
錢俊瑞:《大力推廣學習俄文運動》,《俄文教學》,1952年第5期。
本刊記者:《改進俄文教學工作,為迅速地大量地培養俄文人才而努力》,《俄文教學》,1952年第5期。
王寰:《對改革大學俄文教學的意見》,《俄文教學》,1953年第3期。
伊仲賢:《對改進大學本科俄文教學的意見》,《俄文教學》,1953年第3期。
趙九齡、鄭奇輝:《美國的TOEFL考試》,《外國語》,1978年第3期。
盧思源:《搞好高校理工科英語教學的一點意見》,《外國語》,1979第2期。
付克:《曆史、現狀、發展趨勢》,《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文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應雲天:《理工科外語教學的“一會”和“結合專業”》《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文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李相崇:《理科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和方法》,引自《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文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上海交通大學科技外語係:《公共英語教學的探索》,引自《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文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付克:《對我國外語教材的一點看法》,《外語教學與研究》,1984年第2期。
陳慶昌、楊惠中:《科技外語社會需要調查》,《外語教學與研究》,1984年第2期。
劉潤清:《培訓高校英語師資的好辦法》,《外語教學與研究》,1984年第3期。
黃人傑、馮玉柱:《高校文理工科新生英語水平調查分析》,《外國語》,1984年第5期。
錫夢之:《喜讀〈公共外語教學研究文集〉》,《外國語》,1985年第1期。
黃人傑、馮玉柱:《高校理工科二年級學生英語水平調查分析》,《外國語》,1985年第4期
周獻桃:《大學英語教學的崛起——公共外語教學大改觀》,《外語教學與研究》1986年。
湛磐蓀:《〈大學英語〉快速閱讀教材》,《外語界》,1987年第1期。
麻喬誌:《〈大學英語〉泛讀教程》,《外語界》,1987年第1期。
李慧琴:《〈大學英語〉的聽力課及教程》,《外語界》,1987年第1期。
李蔭華:《複旦大學近幾年來文理科外語的教改》,《外語教育與研究》,1987年第1期。
虞芝萍:《ELTS簡介及應考準備》,《外語界》,1988年第1期。
張增健:《把握特點,發揮優勢——使用新編〈大學英語〉精讀教程一、二冊的體會》,《外語界》,1988年第1期。
本刊編者:《大學外語教材編審委員會綜合大學英語編審組會議紀要》,《外語界》,1988第1期。
鄧啟秀:《試論外語教材的編寫體係》,《外語界》,1989年第3期。
董亞芬:《〈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文理科本科用)〉實施三年後的思考》,《外語界》,1999年第2期。
陸慈:《大學外語教材編審委員會五年工作回顧》,《外語界》,1992年第2期。
董亞芬:《大學英語教學的回顧與展望》,《外語界》,1992年第3期。
戴忠信:《試論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理論》,《外語界》,1992年第4期。
莊智象、束定芳:《論外語教學研究的三個層次》,《外語界》,1993年第3期。
馮玉柱:《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七年之回顧》,《外語界》,1994年第4期。
馮梅:《理工科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狀況調查》,《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第2期。
王豔萍、張弘:《改變英語大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初步設計與嚐試》,《黑龍江財專學報》,1996年第3期。
北京市高教學會大學英語研究會:《大學英語教學情況調查報告》,《大學外語教學研究》,1996年第2期。
應惠蘭:《大綱設計的理論依據和社會基礎》,《外語界》,1998年第2期。
繆君強:《對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再思考》,《外語界》,1998年第2期。
羅偉:《後顧與前瞻——第四屆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引發的思考》,《外語界》,1999第3期。
夏賽花、吳古華:《英語泛讀課的現狀及改革——北京三所高校的調查報告》,《外語界》,1997年第4期。
黃建濱:《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出路》,《外語界》,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