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個嶽飛
孫道榮
一群孩子,帶著畫筆和畫紙,應邀來到嶽廟,畫嶽飛。可以現場臨摹寫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
孩子們的畫,很快交上來了。
頭戴銀盔,身披鎖子甲,手上一杆瀝泉槍,麵堂飽滿,雙目炯炯有神……這是大多數孩子筆下的嶽飛,與坐落在嶽廟裏的嶽飛塑像,十分想象。
也有很多孩子,畫出了完全不同的嶽飛像——
一個孩子畫了一張“變形金剛版”的嶽飛:威風凜凜的嶽飛頭上戴著古典的頭盔,身上卻披著現代化的鎧甲,兩隻變形金剛般的胳臂,一柱擎天的身軀,胸前“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使嶽飛看起來既英武,又現代。
一個孩子,畫的是一個戰士,手端衝鋒槍,在緊緊地追趕敵兵。敵軍的旗上,寫著“秦”字,戰士的旗幟上,飄揚著“嶽”字。有趣的是,戰士的一隻腳下,還踩著一塊滑板,也許,這樣可以快速地追上敵兵吧?
還有一個孩子,畫的是“儒雅書生版”的嶽飛,身穿古代服裝,白白淨淨的嶽飛,盤腿端坐,手捧一本厚書,正看得津津有味;另一張畫的是“沙家浜版”,畫中的嶽飛披著蓑衣,戴著鬥笠,手握一隻王八盒子,儼然活躍在沙家浜一帶抗日打鬼子的八路軍……
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他們的筆下,嶽飛既英猛,正氣,壯烈,也親切,幽默,風趣。真實的嶽飛,故事裏的嶽飛,與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於是,在孩子們的筆下,才有了這些表情豐富,神態不一,卻愛憎分明的英雄嶽飛的形象。
“頭戴紅纓帥盔,身穿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右手握拳前撫,左手按劍向後,目光如炬,凝視遠方”,浩然正氣,壯烈情懷,嶽飛的這張標準照,已經深入人心。不過,這尊坐落在杭州嶽廟裏的嶽飛塑像,其實並非嶽飛的真實形象。與嶽飛同時代的南宋畫家劉鬆年的《中興四將圖》中,嶽飛的相貌是這樣的:肩寬、眉不濃、個子較矮、臉呈方形。這個形象,與嶽廟裏的嶽飛塑像,完全不同,與人們心目中的英雄的形象,更是相去甚遠。曾經有段時間,針對嶽飛塑像要不要重建,還鬧得滿城風雨,最後因為輿論一致反對而罷手。
受英雄故事的熏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英雄的形象,這個埋藏在我們心中的英雄,往往會伴隨我們一生。像孩子那樣,給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添加一點想象,甚至畫上一對天使的翅膀,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每次有客人來杭州,我必領著去參觀兩個景點:西湖和嶽廟。在西湖邊閑走走,到嶽廟裏瞻仰一番,杭州的印象,大抵可也。
人們爭相在嶽飛的塑像前,與心目中的英雄留影。他們的神情,肅穆、莊嚴、神聖,與一尊塑像合影,那是出於對英雄的景仰,還有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不滅的英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