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雪娟的背影
孫道榮
作為北京奧運會第一位中國火炬手,“女蛙王”羅雪娟注定成為全球華人矚目的焦點。
北京時間2008年3月24日17時,北京奧運會聖火采集儀式準時在希臘古奧林匹克遺址舉行。最高女祭司娜芙普利都用聖火罐中的火苗,點燃了自己手中的火炬,又用這支火炬點燃了希臘跆拳道運動員亞曆山大手中的“祥雲”火炬,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正式開始了!
在顧拜旦墓門口,羅雪娟與第一棒火炬手亞曆山大完成了聖火交接。這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被認為代表著東方女性美麗和智慧象征的羅雪娟的臉上,一直帶著自信的微笑。手中的火炬點燃後,羅雪娟高舉火炬向觀眾展示,然後,緩緩向前跑去。眾多的攝像機、照相機,記錄下了這個精彩的激動人心的時刻。
羅雪娟燦爛的笑容,定格在那一瞬間。
沒有人注意到另一個細節。當第一棒火炬手亞曆山大點燃手中的火炬,從古奧林匹克遺址跑出,經過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的墓碑時,亞曆山大一手拿著橄欖枝,一手舉著火炬,虔誠地跪了下來。這裏,埋藏著顧拜旦先生的心髒。跪拜完後,亞曆山大站起來,繼續向前跑去。作為第二棒火炬手,羅雪娟一直神情莊重地注視著亞曆山大所做的一切,在她的身後,是眾多的媒體記者,眾多的鏡頭。記者們急切地喊著羅雪娟的名字,希望她能轉過身來,給他們一個正麵拍攝的機會。
在那些鏡頭後麵,不僅有眾多的記者,眾多的媒體,還有無數中國人關注的眼睛,還有羅雪娟的父母親人,還有羅雪娟的隊友、朋友、同學、鄰居,和所有關心她熱愛她的人。這樣神聖的時刻,這樣莊重的場景下,留下的任何一個正麵的鏡頭,都會被載入曆史,成為一個人永遠的榮耀。
羅雪娟清清楚楚地聽到了記者們的呼喊,而在亞曆山大跑到她麵前之前,她有足夠的時間,轉過身來,在鏡頭前麵擺個POSE,留下一個經典的瞬間,那不僅是給記者們一次機會,也是給曆史留下一個珍貴的鏡頭,給自己留下一次永不磨滅的記憶。
可是,自始至終,羅雪娟沒有轉身,她一直安靜地、虔誠地、莊重地注視著亞曆山大,注視著他手上熊熊燃燒的奧運火炬。
事後,在接受中央電視台《麵對麵》記者采訪時,她作出了自己的詮釋:“我是代表所有中國人,來傳遞奧運聖火的。展現自我的機會有很多很多,那個場合不是展現我個人的時候。所以,我覺得在那個神聖的時刻,應該聽由自己的心聲。我告訴自己說,我就應該看著亞曆山大,用自己的心,用我自己的正麵去迎他過來。”
在亞曆山大跑到羅雪娟麵前,用手中的火炬點燃羅雪娟手中的火炬之前,我們看到的,隻是羅雪娟的背影,沒有一次正麵鏡頭。這似乎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可是,羅雪娟用她那顆虔誠、尊重、敬畏之心,贏得了人們的尊敬。那也是現代奧林匹克所倡導的一種精神理念。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看慣了太多人,為了在成績、榮耀麵前留下自己所謂的光輝形象,不擇手段,甚至不顧廉恥。羅雪娟的背影,是個參照。她將背影對著鏡頭,卻將一顆真誠的敬畏之心,留給了奧林匹克,留給了曆史,也留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