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本書中的觀點(3 / 3)

但實際上,人的心理很多是自己不知道的,心理學家稱為潛意識。有一個例子:有個女孩連續三次高考未考上,在第四年複讀時,她感到非常疲倦。有一天,她騎自行車摔了一下,就突然失明了。到醫院檢查,查不出任何病,但是就是看不見東西。這樣過了幾個月,在7月7號,也就是高考開始的那一天,她的眼開始可以看到一點光亮;到了7月9號,高考結束那一天,她的眼睛竟不治而愈了。這件事就是潛意識心理活動的結果:女孩意識中很想繼續考,但是潛意識心理卻不願參加考試,於是潛意識截斷了視覺通路,讓她看不到東西,考不了試,直到考試結束,才讓她恢複視力。

這個女孩的例子比較奇特,實際上我們平時不經意的一舉一動中,都常有潛意識心理在影響。比如,一個女孩暗暗喜歡一個男孩但無從表達,那一天她“偶然”跌倒在他懷裏(雖然她的確不是故意的),就是潛意識心理指揮下的行動。

處在潛意識中的那部分心理,或者簡稱潛意識,和意識中的心理有明顯的不同。它不僅不能被意識到,而且也不容易受意誌控製。正如前麵例子中的女孩不可能用意誌控製自己的眼睛瞎與不瞎。而且,潛意識活動更為情緒化。最主要的一點則是,它的認識活動大多是通過象征性的形象進行的。

潛意識為什麼與意識心理如此不同?答案是:它是心理結構中較原始的部分。在人類的原始期,在人類還沒有語言或剛剛有語言的時期,人們都是以形象的、直覺的和情緒性的方式麵對世界的。隻是在進入人類的成熟時期以後,人類才學會用理性邏輯思考。現代人心理結構中,占主導地位的是邏輯的、理性的思維,但是原有的那種象征或形象思維方式也沒有消失,而是留在了潛意識之中。

潛意識的心理和意識的心理形式很不相同,而且它們之間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獨立,當我們偶爾看到了自己潛意識的活動時,我們會覺得那簡直像是活動在我們身體裏的另一個人——一個原始人。

夢,就是潛意識中的心理,原始人的形象思維和象征。

做夢,是我們與潛意識溝通的最直接的方式。

除了夢以外,優秀藝術家的靈感也來自潛意識。有些作家認為靈感是神的啟示,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靈感是怎麼來的,突然靈光一閃,一個好的構思,一個形象,一句好詩就來到意識中,它似乎完全不是自己想出來的,因為它比自己能想出來的都要好,難怪他們會以為這靈感來源於神的啟示。而實際上,靈感就是潛意識(我們心中的原始人)創造的,是我們自己創造的。

神話故事、童話故事、民間傳說等往往也都是來源於潛意識。講出這些故事的人往往並不知道這些故事中蘊含了什麼象征意義。

所以我們也完全可以把神話,把傳說,把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或藝術品當做夢看待,像釋夢一樣解釋它們,因為,它們和夢一樣,都是潛意識的作品。

還要說明一點,所謂潛意識並不是單一的一個東西。人的心理結構是一層層的,在最淺層是意識,深層是潛意識。

潛意識中,相對較淺的是個人潛意識,它離意識較近,不是太原始的。由這一層產生的夢比較平常,也比較接近日常生活,不是十分震動人。我們大多數的夢來源於這裏。而更深層是集體潛意識,也就是榮格所講的原型所在之處,由這一層產生的夢就是榮格所說的“大夢”,這些夢神秘奇異,匪夷所思,和日常生活相距極遠,而與一些古老的神話反而十分近似,這一層次的夢極具震撼力,會給夢者留下極深的印象。

有沒有更深層次潛意識中產生的夢呢?現代心理學中還沒有定論。夢的科學,現在還沒有到完成的時候,而隻是一個年幼的兒童呢。

夢引我們進入了潛意識的世界,進入了心靈深處。越了解夢,你就越知道,心靈的世界無比浩大,隱藏著無數的奧秘,你的心靈絕不僅僅是你的那一點可憐的思想,在你的心靈中,有無限智慧,無限潛能。

了解夢,就是了解自我,也就是讓自己獲得人類最深刻的智慧。釋夢除了前邊提到的作用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了解自己的夢可以完全改變自己,使自己的內心變得更豐富,使自己的智慧更深,使自己更懂得人、生命、自然和生死。釋夢,就是一種完善人格的心理學手段。

今夜,閉上眼睛,你又將回到夢中世界。在經曆了它的奇幻之後,你不妨按本書下麵講的方法,試著破解夢的秘密,不要把夜送給你的禮物隨便拋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