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文人相輕,這些家夥嘴裏說得漂亮,也不帶一個髒字,可是一個個話裏都帶著骨頭,虞方連鄙視都不加掩飾,也不顧都是姓虞,直接諷刺起來。
從腦裏殘存的記憶中虞進知道,自己九歲考了童生、十四歲中了秀才,一時非常風光,以至把自小也聰明的虞方也比了下去,於是一些無聊的人就說虞進的血脈比較純正,虞家的才氣也降臨在他身上雲雲。
就這樣,虞進就被虞方記恨上了,平日沒少對虞進冷嘲熱諷,很多關於虞進壞的風評,都是虞方在背後搞的。
雖說氣得直咬牙,不過虞進倒沒有衝動,一臉認真地說:“嗬嗬,諸位見笑了,光天化日之下哪能做什麼竊玉偷香,現在虞某一心向學,在啄磨學問罷了。”
啄磨學問?
虞方聽到都冷笑,以前的虞進還算好學,不過沾上尋花問柳後,整個人早就廢了,平日的酒會詩會,因作不出詩不知被笑了多少次,以至後麵都不敢參加,大清早在這裏亂轉,說是做學問,人不笑狗也吠。
“哦,是嗎”虞方嘿嘿一笑,也不點破,而是一臉“真誠”地說:“醉仙樓的白壁留影今日到期了,大夥正準備去湊湊熱鬧,虞老弟,同去?讓我等也看看虞兄的學問又長進多少了。”
虞方一出聲,旁邊那個叫趙子善的忠實跟班馬上附和道:“對,虞兄,同去同去,要是能在醉仙樓的白壁上留下文跡,這可是揚名立萬的好事。”
“沒錯,我們都在上麵題了詩,算是拋磚引玉,隻有虞兄沒有留下墨寶呢,這怎麼行,快去快去。”
“就是,這可是我們餘姚文壇的一大盛事,這件事怎麼能少得了虞兄呢,同去同去。”
眾人也紛紛出言邀請,二個心急的,都拉著虞進的衣袖拉他,熱心地拉他去參加所謂的文壇盛事了。
虞進知道,古代雖說科技水平不高,不過做廣告這種事古人早就運用了,為了吸引客人,很多商人都挖空心思做廣告,餘姚文風鼎盛,很多商家都會舉行一些對對子、作詩等活動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醉仙樓是餘姚最豪華的酒樓,酒好菜香,東主財大氣粗,也舍得出彩頭,所出的題目不是有水平就是別出心裁,很受餘姚讀書人的追捧。
讀書人好啊,不用工作、無須家務,打著交流學問的幌子可以光明正大到處遊山玩水、尋歡作樂,像尋花問柳,沒有名氣的人就是下流,要是變是成名氣的人,也是流,不過是風流。
找工作沒指望,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有心想挽回名聲的虞進決定跟這班遊手好閑的學子去湊一下熱鬧。
蘭士街是餘姚縣城最繁華熱的街道,這裏有錢莊、銀樓、綢緞店、玉器店、古玩店、米店、酒樓、書店等,可以說一應俱全,很多文人雅士喜歡在這裏聚會,所以取名為蘭士街。
要說餘姚,就不能不提蘭士街,要說蘭士街,就不能不提醉仙樓,三層高的醉仙樓座落在蘭士街東頭,麵臨大街背傍大河,氣勢雄偉裝潢考究,那東主有膽色,不僅請到禦廚的後人掌勺,也會定期組織一些文論的活動,例如最近一期的“白壁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