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陰謀(2 / 2)

說了最後,就是自己的身後事。

然而,到了後麵,在場的一眾官員越聽臉色越是鐵青,就是一向好脾氣的裕王,眼裏也有了不滿之色。

當王金宣讀完了後,在場的人都沉默不語。

要求太過分了。

遺詔中說,王金叔侄,獻藥有功,王金的國師封號不撒,加封正二品禮部尚書,賜候爵,世襲罔替;王富升虎賁衛指揮使,賜三等伯爵。

除此之外,從國庫撥款,供王金在龍虎山修建一座天魂觀外加一座魂陵,作用有二個,一是祈求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二是為嘉靖死後,其靈魂也可以到魂陵安息,在天魂觀修煉。

最重要的一點,注明魂陵的規模要與永陵同等,天魂觀也不能省,龍虎山方圓八百裏劃歸天魂觀管理,官府不得插手,其產出用來維持日用開銷,離島的收入也納入天魂觀,而王富統率的虎賁衛,也改為守護天魂殿,天魂魂每年可以在天下選十名童男、十名童女進觀,用作打掃、協助祭祀之用。

兩個妖言惑上的道士,竟然都要升官晉爵,這讓臣民怎麼信服?

要說給個虛職,每年給點俸祿,看在先皇的份上,最多忍了,可是,嘉靖竟然要在永陵之外,還要修一個什麼死後修煉的魂陵,一個什麼天魂觀,注明規模不能比永陵小。

皇帝的陵墓,那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想像的,像嘉靖為自己修築的永陵,嘉靖十五年就開始動工,經曆11年年,花費了不下六百萬兩白銀才完成,可以說傾國之力去修築一處個人陵墓。

這六百萬兩,還不算那些不用花錢的徭役。

現在再要拿出幾百萬兩白銀、甚至上千萬兩白銀給一個死去皇帝再修修一處陵墓,那大明未來幾十年別想有好日子過。

不僅在錢銀方麵揮霍無度,還給王金叔侄莫大的權力。

什麼叫自行管理,官府不能插手?

這不是劃地為王嗎?再說調虎賁衛去守,這親衛指揮使還是王富,那就成了國中之國,最荒唐的是,還說讓王金叔侄每年可以從天下間任挑十名童男、十名童女。

以王富那為恐天下不亂的性子,不知又得多少人遭殃。

難怪王富那麼大膽,拚死攔著眾人不讓進,原來他們在籌謀這麼多陰謀。

虞進不由心中感歎一聲,嘉靖這位一代人君淪落了。

說實話,嘉靖的確非常聰明,十五歲就敢麵對大學士楊廷和,並在鬥爭中取得完勝,以爐火純青的帝王心術掌控大明幾十年之久,可他也會老,也會犯錯,特別是長期服用對人智力有損害的鉛,這會讓他腦袋遲鈍,智力退化。

從方皇後被燒死一事可以看得出端倪,嘉靖修道,也希望自己身邊人也修道,下令後宮一眾妃嬪聽陶仲文講道,可方皇後對此不以為然,常打斷陶仲文的講道,嘉靖知道後越來越不喜,這才慢慢移情比較乖巧聽話的曹端妃,雖說有壬寅宮變的矛盾,但最後嘉靖放任方皇後活活燒死,也非一日之寒。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從現在看來,王金很明顯抓住嘉靖內心最脆弱的地方,知道嘉靖怕死,知道嘉靖向往永生,他明知所謂的天道丹不能讓嘉靖長生不死,於是就編了一個生不能修道,可以死後修煉的理論,把嘉靖一步步騙入自己精心設置的陷阱。

聞到死亡的氣息,在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自小就被道教熏陶的嘉靖采取信任王金,生怕恨自己的裕王不遵自己的旨意,這才有了死前父子溫馨和解的那一幕。

對嘉靖來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反正,嘉靖一向是自私的人。

寧可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虞進心裏一個激靈:對了,王富在醫館和自己“和解”時,無意中說過一句,他和解並不是因為怕自己,還說換了新皇他也不怕。

當時自己還想王富哪來的底氣,現在看來,當時他們叔侄已經從嘉靖身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所以他才這樣有持無恐。

想到這裏,虞進忍不住把目光投向王富,沒想到王富第六感很敏銳,目光剛落在他身上,馬上就被他發現。

扭頭看到是虞進,王富嘴邊露出一絲冷笑,還用手指在頸間做了一個割喉的動作。

再一次徹底反臉。

虞進有一種感覺,這家夥一出宮,就會抓走吳萱和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