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裕王的覺醒(加更)(2 / 2)

然而,這個答案太沉重了,沉得到關乎到大明帝國一萬萬臣民的生計和民生,這讓朱希忠有些猶豫不決。

眾人以為事關重大,這位穩重的國公出於責任,仔細檢查,沒人想到,此刻朱希忠內心是天人交戰。

最終,在眾目睽睽之下,朱希忠緩緩開口道:“樣式和璽印沒錯,隻是那簽名與先皇稍有不同,還要參詳一下才行,高學士,你看看吧。”

這是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眾人既有一種放鬆,又有一種失望,朱希忠這樣的表態,等於沒有表態。

不過他沒有緊咬一方,這讓王金和徐階都有爭取的餘地。

高拱認真地看了一會,然後不是很肯定地說:“這簽名有些軟弱,也不夠大氣。”

作為裕王的老師,高拱肯定站在裕王的那一邊。

要真是按遺詔做,裕王就會成為萬夫所指,大明也因王家叔侄的存在,也許基本的生活都不能穩定。

每年天下間選十名童男,十名童女,到時他選哪個都行,到時又會像“找靈藥”一樣,可以到處勒索、魚肉百姓。

徐階看後,也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不像嘉靖的字。

虞進和張居正看了,很堅定地說,這簽名是假,是王金偽造的。

一時間,形勢對王金非常不利。

王金聞言,急了。

緣真是差,這麼多人,沒一個幫自己,忙解釋道:“先皇是在病危之際所寫,當時氣血不足,身體乏力,自然不能和尋常人一樣,筆鋒軟了一些,也在情理之中,不能這樣就抹殺事實的真相啊。”

看到虞進要遞給裕王,王金大聲地說:“王爺應允依遺詔處理,先皇屍骨未寒,你可要替下官做主啊。

王金看出來了,在場的,沒一個是想幫自己,這些都是裕王黨,就是一向中立的朱希忠,也暗中偏向了裕王,形勢對自己極為不利。

現在隻能冀望,裕王沒有忘記他答應嘉靖的事。

說到嘉靖和裕王和解,在南書院上演感人的一幕,這當中還有王金的功勞,王金怕裕王憎恨嘉靖,不按嘉靖的遺言做,費了不少心血,促成這次“和解”。

用親情囚困感性的裕王。

裕王聞言整個人楞了一下,當他接過虞進遞給他的聖旨時,突然感到手背一痛,接著看到虞進背著人給自己打了一個眼色,然後是一個有點瘋狂的表情。

這個表情,似曾相識,哦,對了,詔獄看到那個趙一刀,被阿芙蓉折磨得人不似人、鬼不似的樣子,就出現這種可怕的表情,虞進這是提醒裕王:王金對嘉靖,做了同等的事。

那一個眼色,可以琢磨出很多意思。

裕王心明似鏡,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本王看了,這字不是父皇的,這一份遺詔是偽詔。”裕王察看了好一會,然後斬釘截鐵地說。

一瞬間,在場人的臉色都變了。

(炮兵注意到書評區的帖子,很中肯,在這裏解釋一下,手速慢、碼得不快,還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更得是不多,但絕對沒有拖情節,宮變這一段,是炮兵很想寫的,怎麼說呢,不能偏移曆史的軌道,又要讓讀者看到異樣的精彩,至於有書友把嘉靖寫得太笨了,這個解釋一下,嘉靖智商是高,但是他會老,現在他60歲,服用大量有損腦神經的東西,就是史官也說他忽智忽愚,也不能把古人和現代人比較,炮兵認為還是合理的,當然,本書絕對不能當成正史看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