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的信任和默契,建立起來並不容易,可一旦建立起來,溝通就變得容易很多。
虞進和金三娘商談那麼重大的事,不到二刻鍾就談妥,效率極高,以至出了泰升珍寶閣,還有時間到府前路走一趟。
前麵對吳家關心少了,以至他們受了那麼多委屈,很快又要出到福建出差,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有時間,自然得好好看一下。
再次回到府前街,行人還是那樣多,商業還是那樣繁華,可是在這繁華間,有一些東西悄然改變,改變得最多的是,原來的妙手堂,現在換成一間糧油店,而原來門可羅雀的吳氏醫館,則是人頭擠擁,有些病人還排到了外麵。
“排好,排好,我家坐堂很快就給你們看了。”
“這位大爺,你坐,別站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籌牌,按籌牌看診,不會有錯。”
一名機靈夥計正維秩序,還有一名清秀的婢女給一眾病患送茶遞水。
透過人群,虞進還看到吳大夫笑咪咪地替一個********把脈,那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猥瑣還有發自心底的微笑,和當日委曲求全時相比,簡直就是判若二人。
通過給人看病,吳大夫找到自己的樂趣和自信,心情自然大好。
虞進開口說道:“張哥,這醫館什麼時候請的人?”
張奔的聞言馬上應道:“就是出事的第二天,吳大夫請了一下夥計,又聘了一個婢女,這樣也好,有人待候,他們兩老也不用那麼辛苦。”
“這生意不錯啊。”
“是啊,吳大夫的醫術本來就高,再說關永強等人,也帶有病的親屬前來捧場,為了大人的聲名,吳大夫收的診金也相對便宜,一來二去,這名氣就傳出去了。”
“哦,對了”張奔補充道:“趙夫人也到這裏看診,有她作榜樣兼宣傳,現在不少官家的人也到這裏看診。”
趙錦的確沒得說,要是有大明好鄉鄰的評比,虞進第一時間投他一票。
“大人去轉轉嗎?”
“算了,這時候人多,忙,就不去添堵了,我們回去吧。”
回到馬車,虞進突然開口道:“張哥,你替我打聽一下風旗商號。”
“明白,馬上去辦。”張奔沒問為什麼,很幹脆地應了。
作了虞進的下屬,一直沒什麼任務,鮮有表現的機會,現在有事吩咐,自然要賣力做好。
這種事,其實找青兒最好,這位來曆神秘的女子,能量大得驚人,不過虞進並沒找她,風旗商號是徐階介紹,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大致了解一下就行,殺雞不用出動牛刀,還有一點,虞進不想自己什麼事都要靠她。
金三娘對風旗商號知得不多,虞進也不會隻聽她一個人的意見就下定義,在接觸之前,自然多了解一些好。
鄧勇和張奔的能力不錯,不到三天時間,就給虞進送來一份詳盡的資料。
聽金三娘說過風旗商號的能耐,可拿到資料後,虞進大吃一驚,那風旗商號的能量,比虞進想像中帶要大。
風旗商號創立於元末明初,前身是載人過河的幾條小舢板,後來慢慢擴大規模,最後一躍成為大明最大的漕運商行,每年為朝廷運送上百萬石糧食,還控製了幾條販鹽的水路,據統計,光是風旗商號一家的航運能力,約占大明三成以上。
簡直是航運業中的巨無霸。
除此之外,風旗商號還有自己的造船坊、修船坊,據說有造三十丈大海船的能力,這在民間已經很了起。
要知道,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集合全國最優秀的船工,傾國之力才打造長四十四丈的寶船,民間能造出三十丈的大海船,那實力不容置疑。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人員的資料,風旗商號的東家姓劉,名劉金洋,浙江溫州人,東家是姓劉,實則風旗號並不是隻屬他一個人,還有不少股東,是浙江籍一個些商人聯合組織的一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