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一朝天子一朝臣(1 / 2)

趙錦在倒嚴嵩行動中,出力不小,幾個充當先鋒的言官,都是都察院的人,然而,作為徐階的盟友,在這次遺詔風波中,趙錦並沒有獲得太多的好處。

也許是徐階盟友門生太多,忽略了這位好同鄉。

這時的趙錦,已預測到徐階的未來,不過他選擇冷眼旁觀,而他卻對虞進推心至腹,這說明他很看重虞進。

認真來說,趙錦是虞進的引路人兼半個老師,就是虞進的字,也是趙錦所賜。

虞進心裏感激,再三感謝後,這才騎上馬,準備給朱希忠送去一份。

一口氣做了上千隻冰皮月餅,虞進決定給認識的人都送一份,反正這玩意不費錢,又能顯出心意,朋友嘛,要多點走動,那關係和交情才能維係。

還沒到國公府,虞進突然要給一隊特別的車隊讓路。

這支車隊並不是皇親國戚,也不是王公大臣,而是一群穿著囚衣、雙眼空洞無神的犯人:

“讓路,讓路,錦衣衛辦事”

二名蕃子在前麵吆喝著開路,百姓們紛紛躲讓,虞進也不多事,示意張奔讓到一邊,讓這一路囚犯先過。

等車隊走近時,虞進看清楚後大吃一驚,那囚車多達三十多輛,有男有女,有老有小,不少婦人抱著孩子被鎖在囚車裏,大人小孩都哭哭啼啼,看著就可憐。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專門辦事皇帝親自過問的案子,這些人到底犯了什麼事,驚到到皇帝,全家都被錦衣衛抓拿?

不用虞進發問,就從一些路人的議論中得到答案:

“什麼人這麼倒黴,驚動錦衣衛?”

“可憐啊,老人孩子都不放過,進了錦衣衛的詔獄,還能活命嗎?”

“哼,你可憐他們,知道他們是什麼人?他們是陶仲文、邵元節的後人,就是他們盅惑皇上,又是齋醮又是修宮殿,沒他們我們會這麼苦?”

“對,對,傷天害理的事,他們可沒少幹。”

“我有個親屬的女兒,被選進宮收集什麼甘露,就是姓陶的主意,可憐的娃啊,最後硬生生折磨死,聽說死時不足五十斤。”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最後由同情變成聲討。

陶仲文和邵元節都是嘉靖寵信的道士,他們生前享盡富貴,死後不僅受到追封,就是家人也受益,現在隆慶和徐階撥亂反正,王金叔侄,一個被阿芙蓉折磨得三分似人,七分似鬼,生不如死,另一個被淩遲處死,就是宮裏的道士也打入大牢。

嘉靖在位時,對陶仲文、邵元節百依百順,嘉獎有加,不知賞賜了多少好處,他們有的是田地和店鋪,早就養得肥肥的,殺了能漲名聲,還能落得好處。

何樂而不為?

虞進給趙錦送冰皮月餅,除了讓他嚐個鮮,也向他請教國事,通過趙錦,也知隆慶急著推行開海禁原因。

除了徐階致力推行外,主要是為了錢。

隆慶上位後,下令各部清點人員、庫存,也就是看看嘉靖給他留下多少遺產什麼的,新任戶部尚書馬森給出一組沉重的數字:太倉銀庫歲入僅二百零一萬四千一百餘兩,歲出在京俸祿糧草一百三十五萬餘兩,邊餉二百三十六萬餘兩,再加上修路、清理河道等開支,缺口在三百萬兩以上。

這缺口,可以看作財政赤字。

新皇即位不久,罷齋醮、停物料采辦、追奪罪臣家財,聽說還準備裁減清理內府冒濫職官,歸底結底,就是與財政有關。

就是皇帝私用的內庫,也隻是區區幾十萬兩白銀。

虞進心裏泛起一絲寒意,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想當年陶仲文、邵元節是何等受寵幸,可是一旦換了一個皇帝,馬上就遭受到清洗。

他們不一定要死,但是家產大多是保不住,有機會,還得給自己多留條後路才行。

“少爺,少爺,你沒事吧?”看到虞進有些失神,一旁的張奔連忙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