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相互欣賞(2 / 2)

為了配合虞進,隆慶、高拱和張居正都有意放輕動靜,生怕打斷虞進的思路。

現場一沉默,虞進的壓力更大,饒是夜風陣陣,額上都現出了汗珠。

看到虞進有些進退二難,隆慶正想替虞進解圍,虞進突然一拍大腿大吼道:“有了。”

剛才有些沉寂的場麵,虞進突然一吼,徐鵬舉嚇得一哆嗦,半杯酒灑在前襟上,一眼看去,襠前濕了一大塊,好像失禁一樣,那臉一下子拉得像馬臉那麼長。

這是一個小狀況,虞進並沒有看到,不過就是看到也會裝作看不到,也不等別人詢問,開始自顧吟了出來: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

一月可曾閑幾日,人生能渡幾中秋。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

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遊。”

吟完,對眾人行了一禮道:“湊數之作,還請高大人和張大人多多指教。”

在場就五個人,隆慶的身份特殊,就剩下三人,虞進故意隻請高拱和張居正指點,忽略一旁的草包國公徐鵬舉,算是給他一個回擊。

這是清代慧霖的一首《閏中秋玩月》,慧霖是新建人,聲名不大,這首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第四句本是“百年難得閏中秋”,虞進拿來時靈機一動,改成“人生能渡幾中秋”。

詩不一定是湊數,但人肯定是湊的,草包國公可不是白來的。

徐鵬舉文不成武不就,可他對一些人情世故很精通,隆慶笑嗬嗬在一旁沒想到,而他卻聽也弦外之意,於是,本來就拉長的臉,一下子拉得像馬臉。

“妙,好一句一月可曾閑幾日,人生能渡幾中秋。這兩句道盡人生苦短”高拱摸著胡子說:“思遠祖籍浙江,中秋佳節泛起鄉愁,這無可厚非,感概鄉愁之餘,還能發出人生苦短的感概,讓人深省,更讓人感動的是,詩中還有滿月之光,菊花之豔,桂子之香,可以說把詩寫活了。”

頓了一下,高拱總結道:“思遠和叔大,一個感情細膩,一個氣勢磅礴,立意不同,可以說各有千秋,老夫甘拜下風。”

虞進剛想謙虛,沒想到張居正也有觸而發道:“高大人這是謬讚了,都說後生可畏,叔大這是見識了,想去年潭柘詩會,思遠在會上一首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憂,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個飄零在外頭?可謂技驚四座,現在又是一首佳作出世,叔大也自歎不如也。”

以前張居正覺得虞進不是科舉出身,平日喜歡插科打渾,有些看不起,可是看到虞進現在發揮後,內心大為折服,感到自己要用新目光去審視這個人。

現在虞進才十八歲啊,換作是自己,這個時候還捧著書本一邊苦讀一邊發著黃梁美夢呢。

“哪裏,也就是運氣好,僥幸想出幾句,都急得出汗了,遠不如二位大人才思敏捷,而文筆細品起來,還是兩位大人意境深遠,再說詩詞隻是閑時消磨時間的小玩意,隻有文章才能顯出真功夫。”

虞進一臉認真地說:“無論是文章還是能力,晚生不如兩位大人,還請兩位大人多多指點。”

這並不是虞進拍馬屁,事實上,高拱和張居正都是科舉出身,那是從千軍萬馬中拚出來的功名,就是作詩,兩人信手掂來,不像虞進要靠剽竊,就是辦事能力上,兩人都輕鬆甩虞進九條街那麼遠。

想不佩服都不行。

三人算是相互欣賞。

“嗬嗬,都別推搪了”一旁的隆慶高興地說:“兩位老師還有虞府丞,都是大明的棟梁之材,也是朕信任的人,大明有你們,何其幸也,賞,都有賞。”

“謝主隆恩。”高拱、張居正和虞進聽到,連忙拜謝。

請三人平身後,隆慶扭頭對徐鵬舉說:“徐叔,剛才你說過,虞愛卿作得好的有大禮,你可不要吝嗇哦。”

徐鵬舉聞言,馬上行禮道:“皇上都作了風證,老臣哪敢,我要送出的這份大禮,絕不吝嗇。”

“哦,是什麼大禮??”隆慶一下子來了興致。

徐鵬舉對隆慶笑了笑:“高學士和張大人都盛讚虞府丞,那這份大禮就送給虞府丞,我想,二位大人也會理解的。”

這後麵一句明顯是對高拱和張居正說的,以高拱和張居正的地位,什麼沒見過,聞言連說理解雲雲。

徐鵬舉對兩人行了一禮,這才扭頭對虞進說:“虞大人,徐某送禮前,想問幾個問題,請你不要介意。”

“大人但問無妨。”

“虞府丞成親了嗎?或者說,可與人換了庚帖?”徐鵬舉突然語出驚人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