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暗夜中的殺機(1 / 2)

煙花三月,江南處處紅紅綠綠,如詩如畫,而選擇在金秋八月下揚州,其實也別有一番情趣。

秋高氣爽,雲淡風輕,乘上樓船下江南,無聊時在船頭擺上一壺香茗,一邊看書一邊欣賞兩岸的景色,有興致時,去找宋寶林、張奔他們聊聊天,要不逗逗大美人青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古代科技水平低,生活沒後世那麼便利,好在有失也有得,由於工業不發達,對環境的破壞也少,很多地方都是原生態,風也輕水也清,處處是美景,就是呼吸到肺裏的空氣,也是甜的。

八月十六從京城大通橋出發,到了九月,虞進一行到了淮安的河下鎮。

算算路程,淮安再下,就是揚州,然後是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湖州,最後就到這一行的終點站,也就是杭州,一切順利的話,大約需要五六天的時間。

真不愧是吃漕運這碗飯,宋寶林說大約二十天可以抵達,還真沒多大誤差。

這半個月,也是虞進有史以來過得最悠閑的日子。

隻是,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擾亂了宋寶林的計劃,也讓虞進的這段愉快的旅程得以延長。

九月初一這天,虞進正在船頭看風景,宋寶林突然走過來說:“大人。”

虞進轉過身說:“宋兄,不是說過了嗎,這裏沒外人,你我就以兄弟相稱好了。”

宋寶林在風旗商號的地位很高,性子和虞進又合得來,雖說送枕頭不成,不過一路打點得很周到,虞進對他表示很滿意,有心和他結交。

“虞大哥,我來是通知你,今晚船不走了。”

“怎麼,宋兄有事要辦?”

“宋某的事隻有一個,就是全力配合虞兄”宋寶林有些無奈地說:“剛剛接到消息,前麵河段有一艘大船失事,船體下沉阻塞河道,現在官府一邊調查一邊打撈,估計最快也要明天晚上才能疏通,也就是說,我們要在這裏停留一天。”

古代航運不比後世,京杭大運河也不是大河大江,有的地方很寬闊,有的地方則是很狹窄,而有的地方還要蓄水放閘才能通過,如果運氣不好,碰上給朝廷運送錢糧的船隊,就是等上二三個月也不一定。

宋寶林安排妥當,一路順風順水,現在就是耽擱一天半天,虞進也覺得在情理之中。

“那就停吧,這些事宋兄安排就好。”

看到虞進這麼好說話,宋寶林暗暗鬆了一口氣,很快又向虞進請示道:“不知虞大哥有什麼安排?”

“安排?我們能有什麼安排?”

“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大約再走二裏,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小港灣,我們可以把船泊在裏麵,明天河道一通,立馬就可以起程;另一個選擇靠岸下船,這附近有一個縣城,我們可以進城看看,也可以找個客棧好好睡一覺,什麼時候通河道,我們就什麼時候走。”宋寶林對這條河道了如指掌。

虞進突然好奇地說:“我們這是到了什麼地方。”

“這地方了不得,我想虞大哥也會感興趣的,這裏是淮安的河下鎮。”

河下鎮?

虞進想起來了,河下是個古鎮,有超過二千年的曆史,在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了溝通長江和淮河的邗溝,在淮安城北河下(當時稱末口)與淮河相接,南宋名將韓世忠和梁紅玉曾在這裏駐過軍,就是助劉邦奪得天下的大將韓信,也是出自這裏。

就在虞進想事情的時候,宋寶林在一旁介紹道:“虞大哥,這河下是古城,裏麵有不少精美的宅子,值得一看,而這裏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多人考中進士,入朝為官,有進士之鄉的美譽,虞大哥有大明第一才子美譽,到這時,肯定能找到很多知己。”

虞進本來還想進城看一下,一聽到這裏人才輩出,是進士之鄉,馬上打了退堂鼓。

攢點名聲不容易,不知剽竊了多少別人的成果,要知道,很多人千方百計找機會想挑戰自己,對他們來說,輸了是理想當然,要是贏了,馬上名揚天下。

要是有真才實學,真金不怕紅爐火,問題虞進是一個水貨,很容易就露餡。

“算了,這次有皇命在身,還是不要張揚了。”虞進很快就作了決定。

宋寶林有些吃驚地看了看虞進,最後一臉佩服地說:“明白了,虞大哥,我這就去安排。”

等宋寶林走了後,虞進有些奇怪說:“青兒姑娘,是不是我臉上有什麼,怎麼姓宋的那樣看著我。”

青兒盯著虞進說:“大少爺,你不是第一天當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