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將軍令下(3)(2 / 2)

待一切就緒,楊石咳了一聲咳嗽,大堂裏的嗡嗡聲頓時停了下來,了無聲息。

楊石說,今天把大家召集在這裏的目的是什麼,我想無須我多說,大家心裏都知道。我們楊家坳人世代團結,做什麼事情都不服輸敢玩命,所以我們楊家坳人曆經幾百年的巨變,賴以生存了下來。可現在不比從前,時代在變,外麵的世道在變,光會玩命沒用,得有知識有文化有經濟頭腦才玩得轉。說實話,這些年來,我是有心無力,有勁使不上,心裏憋屈得慌。作為村長族長帶頭人,讓大家吃苦受累,讓楊家坳人低人一等讓人笑話,我楊石愧對大家。

楊石麵朝大家深深地鞠了躬。楊家坳的老老少少,都站了起來。楊誌遠慌忙扶住楊石,說,叔,你這不是折殺大夥了麼。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由不得你。

楊石說,誌遠,你別安慰我,這些話我憋在心裏好久了,當著大家的麵說說,心裏反而舒坦。楊石按了按手,招呼大家坐下,他一指楊誌遠,說,楊誌遠!我不介紹我想大家也都認識。在北京讀了四年大學,今天回來了。誌遠這次回來,不是放假,是畢業了,他放著北京那大地方的好工作不幹,回咱楊家坳當農民來了。我們這些族裏的老人一早就合計了,今天當著大夥的麵,我宣布從今以後,誌遠就是你們新的帶頭人,我希望我們楊家坳的老老少少今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今後誌遠指哪我們打哪,絕不含糊,我就不信我們翻不了身。好了,現在就請誌遠安排事項。

楊家坳的男女老少,掌聲雷動。楊誌遠擺擺手,說,我謝謝大家的信任,我一定會盡自己的努力而無愧於大家的信賴。現在我就談談我的初步計劃。楊誌遠停了停,說,首先,我們必須改變現行各自為政的生產模式,成立一家投資控股股份公司,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改單一為唯一。為什麼要這樣呢,這是因為目前大家實行的都是小農經濟,粗農經濟,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整天就守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吃飽是沒什麼問題,可再怎麼折騰也創造不了更大的價值,那麼怎麼辦,那就是集中,隻要集中,就可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打個比方吧,戰場上,我們都知道麵對強大的敵人,一個人去死拚,那根本就無劑於事。隻有團結起來,才有可能把敵人打敗。這二個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集中,團結才有力量。

楊誌遠為了讓大家理解的更為清楚透徹,決定以鄉親們的現實說事,決定給鄉親們算一筆帳,他拿起粉筆開始在黑板上演算,楊誌遠說,我想問大家,一畝地能打多少糧食?鄉親們紛紛回答,有說六百斤,有說七百斤,也有說八百斤的,但沒有超過八百斤的。楊誌遠邊在黑板上寫上八百斤,邊笑,說,還是家鄉的鄉親實在,沒有說畝產萬斤。大家轟然一笑。楊誌遠說,那好,我們就以畝產八百斤計算。楊誌遠邊寫邊說,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糧食收購價為五毛五,那就是說我們勞作半年,可得四百四十元,減去化肥、農藥、種子、農業稅等必須的成本,每畝的收入隻怕沒有多少,如果再算上人工成本,隻怕有些人還會虧損。這就是我們一年到頭,看不到錢的原因,因為事實就擺在這裏,再怎麼算,也就這麼多錢。但是我們如果把土地集中起來,把土地平整,連成一塊,我們就可以實現集團化,機械化作業,這就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還可以因地製宜,發展花卉苗圃等高效農業,這樣每畝的產值可以上千,也可以上萬;又比如我們高山上的茶葉,一畝茶地可收十斤左右的幹茶,茶商上門零星收購的價格在四十元一斤左右,可你知道他們賣出去的價格是多少嗎,至少二百元一斤。你們知道西湖龍井茶嗎,它的零售價至少是五千元一斤,為什麼我們茶的質量不比人家的差,而價格卻是相差十萬八千裏,就是因為我們的茶葉沒有上檔次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而做品牌靠某個人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到,隻能靠集體靠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