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新年快樂(2)(2 / 2)

楊誌遠又說,其實政治和經濟是互相關聯的,隻有把握大的政治的方向,才能使經濟行為不偏離正確的方向。

洪國烽說,這倒也是。

向晚成站在一旁,意味深長的一笑,說,國烽書記,等你到了市裏,我們再慢慢解決這些影響發展的問題。

洪國烽聽懂了向晚成話裏的意思,知道自己如果到了市裏,主管農業,楊家坳這個地方自己還真的繞不過去。官場是講究勢的,自己如果當選副市長,那麼新營就是自己的根據地,新營搞得好了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勢,在市裏說話才有可能硬氣。如果到時新營還像現在這樣在原地踏步,那他臉上也沒什麼光彩。向晚成現在把楊家坳當作一個試點,也是他搞活新營農業經濟的一步重要棋局,肯定希望得到來自各方麵的支持,包括自己。而自己一旦離開,新營的權力真空將由誰來填補,向晚成現在是在表達他想主政新營的意思。洪國烽也知道讓向晚成接任是個不錯的選擇,可市委會不會采納自己的意見,這誰又說的清楚。洪國烽於是笑了笑,一語雙關,說,那我們就一起努力,先把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先解決。

向晚成知道洪國烽聽懂了自己的意思,他也知道洪國烽所說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那就是市委的態度,但現在洪國烽說了‘我們一起努力’,他需要的就是洪國烽的這句話,即便是有洪國烽向市委的力薦,也許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沒有洪國烽的力薦,那就什麼都不能改變,這是二個不同的概念。盡管向晚成不知道市委是什麼想法和態度,但他想自己無論如何需要去爭取一把,縣長和縣委書記都是正縣,一個主持政府,一個掌管縣委,縣長和書記互相叫板的大有人在。可向晚成知道,縣長在縣裏,就是個老二,縣長在縣委還隻是副書記,低半級,對這一點他比誰都清醒,這也是他堅決支持縣委的決定,從不和洪國烽唱反調的真實原因。人隻要一踏入官場,沒有誰不渴望得到權力的,他向晚成也不例外,能成為一縣之書記,成為一方諸侯,就可以有機會去實施自己的政治抱負,不為他人左右。現在知道洪國烽要高升,他恰到好處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不過分,他也相信洪國烽樂於接受,這是個雙贏的選擇,對大家都有好處。大家說這事都很隱晦,他要官了嗎,說什麼了嗎,什麼都沒說。洪國烽答應什麼了,說什麼了嗎,什麼都沒有。但彼此都把各自需要表態的都表達了。這就是官場,話說半分,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去思量。

楊誌遠哪知道,洪國烽和向晚成在自己的身邊,不著痕跡的完成了一次權力交接。他順著向晚成的話,說,我現在就在對楊家坳逐步進行改造,楊家坳的山勢是北高南低,楊家坳的建築依山勢從高到低,由北向西南方向依一條中軸線建設。我的設想是依山和建築的走勢,引水進村,用青石鋪修就一條水渠,經過各家各戶門前再彙入楊家湖。

洪國烽點頭,說,這個注意不錯,這樣一來就更增加了江南水鄉的韻味。

自小楊誌遠就喜歡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楊誌遠自然明白對於久居城市的人們來說,風景綺麗的田園景色是他們心中蟄伏已久的向往,楊家坳一旦加入到省城二小時經濟圈,那楊家坳旅遊產業對楊家坳經濟的拉動作用絕不可小視的。新營現在交通的瓶頸對楊家坳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正好可以趁此時間按自己的設想一步步地改造楊家坳,免得一旦時機到來,楊家坳措手不及。

幾個人走走看看,向晚成暗自觀察洪國烽,盡管洪國烽表麵不動聲色,但向晚成知道此時洪國烽的內心隻怕和自己剛走進楊家坳的情況差不了多少,除了震撼隻怕還是震撼。新營縣各鄉村的情況和楊家坳大同小異,但照楊家坳現在的布局,用不了多久,楊家坳成為新營第一村就會成為事實。而這僅僅是因為楊家坳有了個楊誌遠,如果新營各村都有個像楊誌遠這樣的主心骨,那新營會不會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改過去的頹勢,這就是一個值得去探求的問題。

回去的路上,當‘三菱’吉普行走在那條兩邊栽滿筆直的速生林的山道上,一直都在沉思的洪國烽偏過頭問向晚成,你讓組織部門搞的那個競聘上崗的方案搞的怎麼樣了?

向晚成說,應該差不多了,就等你國烽書記定奪。

洪國烽說,我看時不待我,明天我們就到市裏跑一趟,爭取得到梁大智書記和鄧武部長的支持。另外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先選拔一批既年輕又有想法的幹部下農村去當村官,而今後在幹部的提拔使用上,我們可以優先考慮當過村官的幹部。

向晚成讚同,說,這個主意不錯,我回去後馬上去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