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福星高照(1)(2 / 2)

楊家坳山青水秀,空氣清新,再加上楊家人自小習武的緣故,楊家坳長壽之人還真是不少。楊誌遠笑,說,看您說的,人家都說家有一老就是家有一寶,楊家坳正因為有你們這些老人的存在,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楊家坳。

楊石說,這話從何說起?

楊誌遠說,要知道您們這些老人曆經坎坷、閱曆豐富、為人正直,這些對於楊家坳來說,都是彌足珍貴。老人多有什麼不好,要是我們楊家坳人人都能健康長壽,那就好了,這說明什麼,這就說明我們楊家坳是長壽之鄉,福祉之地。

楊呼慶說,就是,城裏人退休了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福利,咱楊家坳為什麼就不能有,我看我們也可以學學城裏人,人一過六十歲,就由村集體承擔他的一切費用。

楊石笑,說,咱鄉下人皮實,沒城裏人嬌貴,你見過有楊家坳人過了六十歲就不到地裏幹活的嗎?

楊自有在一旁笑,說,呼慶這個想法其實很不錯,我看可以在條件具備的時候,大家議一議,把集體贍養老人這一條寫進村規條約中去。

楊誌遠點頭,說,共產主義的最終理想就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人人平等,家家富裕。我們楊家坳的目標也該是如此才是。

楊自有說,要真能這樣就好了,那麼這個社會肯定祥和安定,人人感到幸福美滿。可是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

楊誌遠說,一個有著十億人口泱泱大國要做到這一點肯定不容易,也肯定會在前進的路途中遇上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存在偏差,但隻要國家及時修正,經過一代或者幾代人的努力,我相信這個人類社會最美好的願望,總有一天會我們國家實現。

楊石笑,說,誌遠這話說得不錯,我這八十年裏什麼樣的苦沒吃過,什麼的罪沒遭過,說實話,這一輩子,我就對我現在的生活最感滿足,人雖然清閑了些,可你想想,還有什麼比這種於屋簷下曬著太陽,品一品茶、於五穀豐登的田間聞聞稻田的芬香更好的日子。我知足了,現在的生活沒有內亂沒有戰爭,而且眼看著楊家坳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來,這比什麼都好。誌遠,你們不用為我操辦什麼壽宴,你能把楊家坳帶出了貧窮,對於我來說這就是一件最好的禮物,你說作為一個老人,最高興的莫過於看到自己的子孫後代生活富裕生生不息了。

楊誌遠說,楊石叔,不管怎麼說,大家的意思是您老的壽辰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決不能含糊。

楊石笑,說,誌遠,你去跟大家說清楚,大家的心意我領了,但這種事情不可以從我這裏開始。

楊誌遠說,您老這話就不對了,在楊家坳,您老德高望重,作為族長村長,您毫無私心,一生都在為族人的生計操勞。您這一輩子不僅僅為自己活著,而是為我們楊家坳人活著。

楊石說,誌遠這麼說會讓我倍感慚愧,我四十歲就被大夥選為族長,可這幾十年裏,大夥的生活一直疾苦,說實話,我的心裏是一直是飽受煎熬。好在誌遠你心有鄉親,甘願回到楊家坳來受苦受累,帶領楊家人致富奔小康,讓楊家人看到了希望和好的前景,要不然我真不知自己百年以後,有何臉麵去麵對楊家的列祖列宗。

楊誌遠說,楊石叔,楊家人以前生活過得緊巴,不富裕,這是事實。可這是大環境所致,怨不得您。

楊石搖搖頭說,誌遠啊,你這是在寬你叔的心啊。

楊誌遠說,您老想沒想過,為什麼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楊家人盡管生活貧苦,卻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對國家忠誠、為民族盡義的原則,一代又一代楊家人為了民族大義舍身忘我,舍生取義,成就滿門忠烈的真正原因嗎?

楊石搖搖頭,說,這是祖宗遺訓就是:忠、義、勇,我們作為後人的豈敢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