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勿忘曆史(5)(2 / 2)

三天後,老兵們結束了本省之行,離開榆江,準備經北京回國。周至誠省長親自隨車準備去機場給老英雄們送行,車隊行駛在通往榆江高速公路的入口的路上,但見馬路兩旁人聲鼎沸,上萬名群眾在通往高速入口的馬路兩旁夾道歡送來自異國的老兵們。人們手持橫幅,上麵用中英文寫著:

人民不會忘記!曆史不會忘記!我們更不會忘記!

感謝您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銘記曆史!勿忘曆史!勿忘國恥!

感恩是民族之魂!

周至誠坐在尼桑碧蓮車上,為眼前的人群所震動,他心有疑惑,心想這麼多的人,肯定有所組織,但他知道省政府沒有這種安排,這送別的場景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周至誠不明就裏,他問,誌遠,這是怎麼回事?

楊誌遠也不知道,說,應該是群眾知道老兵離開的消息,自發地前來為老英雄們送行吧。

周至誠搖頭,說,不像,自發的人肯定不會來得如此之多,如此的次序井然,去問問,是怎麼回事?

楊誌遠下車一問,還真如省長所料,原來此次活動是省廣播電台策劃的,電台知道老兵今日離開本省,在廣播裏召集群眾為老英雄們送行。

楊誌遠回到車上跟省長和托馬斯準將一說,托馬斯準將的眼睛頓時有些濕潤。他說,周,我得代表大家對朋友們表示一下謝意才行。

托馬斯走下汽車,向兩旁的群眾敬了一個軍禮。

榆江機場,近40位老兵胸掛勳章,在托馬斯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列,向周至誠省長敬禮,感謝省長這些天來的熱情款待,感謝全省人民的厚愛。周至誠不是軍人,但他還是和省軍區司令員一起,回禮,對老兵們曾經的付出表示感謝。

楊誌遠站在周至誠和省軍區司令員的背後,和領導們一起,一直目送著老人們一步步從登機梯走進機艙,看著飛機上了跑道,滑行,然後飛入藍天。

楊誌遠知道,此一去,隻怕這其中的許多老兵再無光臨本省的可能,再過經年,這些見證曆史的老兵們一個個老去,留給自己記憶的隻會是老人們蒼蒼的白發,明晃晃的勳章,筆挺的軍姿和一個個讓自己感到溫暖的身影。楊誌遠無法了解其他人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但楊誌遠知道自己這一輩是不會忘記今天的場景的,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楊誌遠後來才從電視新聞裏知道,就在兩小時後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陳明達特意趕到機場,給經北京機場中轉的老兵們送行。電視新聞裏的陳明達將軍穿著筆挺的將軍製服,麵對老兵們,敬上了一個崇高的軍禮。

清明將至,這天一早,楊誌遠接到了李澤成的電話,李澤成說,誌遠,你通知周至誠省長,讓省長即日進京,院長將親自與周至誠省長就《關於在現今經濟發展過程中扶正官德、肅清黨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看法和建議》這份上報材料進行一次麵談。省長一旦到了北京,誌遠你可隨時與我聯係。我會及時安排院長與至誠省長麵談的時間。

楊誌遠欣喜若狂,說,好,我這就通知省長,謝謝師兄。

李澤成笑,說,謝我什麼,我做什麼了,什麼也沒做。

楊誌遠原來還有些擔心這份材料沒有引起院長的注意,杳無音信,現在看來消息之所以姍姍來遲,是因為院長另有考慮。楊誌遠掛了電話,趕忙敲開省長的辦公室,向省長彙報首長緊急召見的情況。周至誠正戴著老花鏡,坐在辦公桌後,認真地批閱文件。一聽楊誌遠說首長讓其即日進京,周至誠當即一愣,說,即日?現在?馬上?誌遠,你有沒有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