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誠一聽,知道鍾濤這話有主動示好的意思,他笑了笑,說,好啊。
4月5日,清明節,細雨紛飛。
省烈士公園內,本省十三名常委及部分在省城的省委委員,肅立在省烈士紀念碑前。
武警戰士一身戎裝,邁著整齊劃一的方步,代表省委省政府代表省人大省政協全省人民向烈士敬獻花籃。
21響禮炮響徹雲霄,山河為之動容。
一鞠躬:為那些在建國後為捍衛民族尊嚴、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在朝鮮戰爭、中蘇、中印、中越等戰爭中,為億萬人民的幸福安寧,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浴血奮戰,一往無前,獻出了自己寶貴生命的英烈們;
二鞠躬:為那些在建國前五十年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強盛和人民自由幸福,在人民民主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中,為億萬人民的自由、民主、獨立、幸福,不怕流血犧牲,浴血奮戰,一往無前,獻出了自己寶貴生命的先烈們;
三鞠躬:為有史記載以來,為那些抵禦外強,以民族大義為重,舍身取義的民族英雄們!
自發前來烈士公園祭奠先烈英魂的市民,隨著本省的省委常委和省委委員一起,麵向烈士紀念碑三鞠躬。
祭奠結束,現場鴉雀無聲。細雨紛飛,上萬的民眾,光著頭站在雨中,人們久久不願離去,任由雨水和淚水流滿一臉,鴉雀無聲。
楊誌遠不經意地看了馬少強一眼,那一刻的馬少強表情凝重,他默默地站在雨中,好一會,才低著頭靜靜地離去,楊誌遠覺得至少在這一刻,馬少強是真誠的。
楊誌遠覺得一個人哪怕他是多麼的貪婪,但隻要他還有一點點的良知,當他麵對著那些為了人民民主、自由前赴後繼倒在征途上的英魂們,心裏應該多多少少會有一絲愧疚之情吧。
總有一些是我們不能忘卻的記憶:當我們的民族英雄們,金戈鐵馬,策馬揚鞭,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是否聽到那風中“自由”的呐喊;當我們的先烈們抬著棺材走向抗日戰場、托著炸藥包站在碉堡下,我們的腦海裏,是否浮現‘不朽’這兩個字;當我們的英烈們在異國用身體奮勇堵住槍口、用血肉之軀在亞熱帶的叢林中滾過雷場,作為後人的我們,是否聽到了那擲地有聲的祝願‘祖國萬歲!’
真得不該忘記,也不能忘記,一個人如果忘記這些,那他就背叛了做人最起碼的良知和良心,一個人如此,那他隻能是一具行屍走肉;一個政黨如此,等待它的隻會是曇花一現;一個民族如此,等待它的隻能是在滾滾的曆史洪流中逐漸消亡。
勿忘曆史!因為忘記意味著背叛!意味著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