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是第一次到會通市,一出會通收費站,就可以看到會通市提出的口號:多快好省謀建設,因地製宜圖發展。當時因為沒有什麼直觀的印象,所以感觸不多,現在楊誌遠隨著省長在工業園裏轉了一圈,感覺會通的工作思路還真是不錯,政府的工作就是這樣,隻要思路對了,就可以少走許多的彎路。
周至誠對陪同考察的於海天說,海天同誌,會通的工作思路是對的,但作為來料加工產業園,在發展的同時,務必要注意對當地環境的保護,不能為了一時的政績和財政增收,就放任汙染環境的企業進來,這種危害百姓身體健康危及子孫後代的血淚GDP我們不要也罷。
於海天說,對於保護環境問題,省長您和明華副省長三番五次提醒,一而再再而三地交代,我們會通豈敢越雷池半步。
周至誠說,都說發展經濟和環境保護是個兩難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那就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既得利益和現實利益麵前,懂得如何去取舍。其實一個領導幹部如果他所做的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以人民的利益為首選,任何為難的事情,都可迎刃而解。心有人民,胸懷黨性原則,胸有良知,你說我們共產黨人還有什麼事情辦不好!還有什麼事情辦不了的!心無人民,最終隻能是一事無成,什麼都不是。
於海天說,省長說的極是。我們會通一定會謹記這一點。
周至誠說,我為什麼要三番五次地提黨風教育、官德教育,就是因為它和老百姓的利益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一個具有良好黨性德行的領導幹部,他自然就會真正地踏踏實實地一心為百姓辦事。
省長在發出警示的同時,對會通的成績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省長說,會通前三季的工業數據,我仔細看了,雖然不及榆江和合海,但整體也還說得過去,很是不錯,我希望會通的同誌們發揚成績,再接再厲,早日帶領會通人民奔上富裕之路。
楊誌遠覺得周至誠省長這話很有意思,合海的經濟要比會通強,發展勢頭也比會通迅猛,後勁十足。省長在合海視察時,除了在合海經濟開發區那種非公開場合對羅亮表揚讚許,但是在正式場合,鎂光燈下,即便是羅亮主動要求,希望省長給合海的同誌們鼓鼓勁。省長都是麵對微笑,不予評價。但在會通,省長卻是當眾表揚,毫不吝嗇。楊誌遠自是明白這其中的緣故,周至誠省長雖然是從北京部委空降,來本省之前沒有在本省主政的經曆,但省長到本省後,省長在本省實施的一係列與經濟有關的策略或多或少都與合海有所聯係。而且羅亮這人對省長的意圖理解得透徹,執行也到位,合海各項經濟指標都突飛猛進,大有把榆江拉下馬之勢。省長對羅亮的賞識也就順理成章,顯而易見,尤其是周至誠省長力薦羅亮成為合海市的市委書記以後,本省自然而然地就把羅亮歸於周至誠省長這條線。周至誠省長可以私底下對羅亮大加讚賞,但當著眾人、媒體,省長自是不好發表讚言,一旦如此,肯定會給人一種自吹自擂之嫌,省長自然不會這麼去做。但到了會通情況就大不一樣,會通市是常務副省長朱明華的發家之地,朱明華在會通根植已深,朱明華是省長提攜上來的,現在和省長搭班子,二人配合默契,為省長倚重。省長既然到了會通,會通的成績不錯,省長對會通加以肯定,其實間接地肯定了朱明華副省長,這就是官場之事,有些事不必去做,有些事必須要做。
羅亮是官場中人,豈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省長在會通的視察活動即便是見報,羅亮至多一笑,心裏隻怕還會欣喜無比。倒是合海的百姓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保不定會胡亂猜想一番。
於海天說,與榆江、合海比我們會通的差距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