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空降社港(3)(2 / 2)

羅亮誠惶誠恐,連連點頭,說:“是是是,周書記批評的極對。”

正說著,就看到朱明華、王文舉、張淮三位省委常委結伴朝這邊走來。周至誠對他們自是不同於羅亮,笑嗬嗬的,說你們怎麼來了,不是開過歡送會了麼。朱明華也是笑嗬嗬地說,怎麼著也得來送送不是。

周至誠書記和朱明華他們一說上話,自是再無暇顧及羅亮,羅亮頓時得以解脫,鬆了一口氣。他走到了楊誌遠身邊,不解問:“誌遠,書記不是下午的班機麼,你們這是準備去哪?”

楊誌遠說:“社港出了點事,我得趕回社港去。”

羅亮一聽就明白了,直搖頭,說:“誌遠,我真是搞不懂你,這麼多的地方,你去哪不好,偏生去什麼社港縣,我們合海市隨便哪個縣都比社港要好,我讓你到合海來,你倒好,一聲不吭地跑到社港縣,四五年前,社港也許還算那麼一回事,現在根本就不值一提,那可是個燙手山芋,有什麼好。”

楊誌遠笑,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正因為它是個燙手山芋,我才有心一試。”

羅亮看了楊誌遠一眼,笑了笑,說:“誌遠,我知道你小子有想法,懂經濟,你放著好好的陽關大道不走,偏要去過獨木橋,我還真是無話可說。”

其實楊誌遠這次下去,不隻是羅亮,張淮一聽說楊誌遠要下去,都打電話給楊誌遠,說誌遠到我們這裏來,大家一起共事怎麼樣。楊誌遠這次下去,不同於宋華強,當年宋華強下放,周至誠還在本省工作,羅亮他們爭著搶著,與他們想跟周至誠靠近有著莫大的關係。這一次楊誌遠下去,是在周至誠書記離開本省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周至誠做的最後一次安排。本省二大經濟強市都爭著要楊誌遠,應該說除了私誼,很大一部分還是看重楊誌遠的能力,楊誌遠的能力本省官場之人看得清清楚楚,誰都知道,把楊誌遠要到本市,那肯定如虎添翼,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大家都是看得清形勢的人,楊誌遠成為香餑餑也就在情理之中。

其時梅雪迎已經到本省的另外一市任書記,向晚成接任合海市市長一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合海的書記、市長跟楊誌遠的私誼都還不錯,楊誌遠去合海最為有利。就在大家都以為楊誌遠最終會選擇去合海之際,卻不曾想,二大經濟強市楊誌遠竟然哪都沒去,一聲不響地去了普天市下麵的社港縣。

楊誌遠的這個舉動異乎尋常,大家誰都沒看懂。因為社港縣剛剛發生了一次群體性事件,影響極壞。別人都是唯恐避之不及,楊誌遠倒好,不但不避,反而主動往上去湊,真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

於小閩把車開了過來,周至誠書記離開本省,新任省委書記還沒有到位,一號車今天還歸周至誠書記使用。

周至誠和楊誌遠握手道別,五年多的時間,決非朝夕,楊誌遠的心裏酸酸的,周至誠也是萬般滋味。周至誠還是那話,說:“有時間去看我吧。”有些落寞,也有著傷感。

楊誌遠點了點頭。周至誠拍了拍楊誌遠的肩,說:“快走,免得我反悔,把你帶到沿海。”

都知道一切都已經成了定局,楊誌遠現在是省管幹部,不再是書記秘書,也不是物件,周至誠即便是省委書記,也不能說帶楊誌遠走就可以帶走。周至誠如是說,無非就是在袒露一種心情一種情誼。朱明華他們在一旁看著,都是心有感慨,幾位領導也有秘書整天跟著,彼此關係融洽,但領導和秘書之間關係像周至誠和楊誌遠這般深厚,還真是不多見。

楊誌遠和諸位領導打過招呼,趕忙上了奧迪,和安茗並排坐在車後,奧迪開出了很遠,楊誌遠才敢回過頭去,眼睛一片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