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夜色迷離(2)(2 / 2)

楊誌遠現在不再是省委書記的秘書,下到社港以後,上北京來的機會就少之又少了,他本想趁此機會於飯後走親會友,去拜訪恩師、嶽父嶽母,去見見老師張平原、師嫂餘小嫻以及一幫同學死黨。現在一看這形勢,就知道計劃不如變化,看樣子今天得舍命陪君子了。

此事已經超出了楊誌遠此行的‘業務範疇’,楊誌遠雖然同意隨朱少石瀟灑一把,但也有條件,當著黃部長的麵,楊誌遠沒說,但在驅車前往夜場的途中,楊誌遠趁機把條件提了出來,與朱少石進行等價交換:楓樹灣所在的大龍鄉中學土磚殘瓦,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產物,到現在自是破敗不堪,搖搖欲墜,怎麼樣,朱總裁是不是就此捐建一所希望學校。

朱少石今天諸事順暢,心情不錯,嗬嗬一笑,當即點頭同意,說:“既然楊書記開口了,小意思了,多少錢,楊書記說個數了?”

楊誌遠笑,說:“朱總出錢,鄉親們出力,沙石水泥人民幣都由楓樹灣水電站籌備公司憑單一筆筆調撥,支付,肯定能節省開支。籌備公司有工程處、有會計師,本縣另派紀委幹部現場督導,是多少就是多少,肯定不會讓朱總多出一分錢冤枉錢,朱總覺得這樣操作如何。”

朱少石點了點楊誌遠,笑,說:“看來捐建學校一事,楊書記肯定不是臨時起意,隻怕早就動了心思。”

楊誌遠哈哈一笑,說了實話:“那天在楓樹灣,看到一車車鋼筋水泥排列於村口,當時就想得想個法子,哪怕是跟楓樹灣的鄉親們學學擋道的行為,也要截幾車鋼筋水泥卸在大龍鄉中學的操場裏,改善同學們的學習環境。現在機會來了,反正朱總豪氣,到哪都是小意思啦,濕濕碎啦,看朱總今天心情不錯,趁機提個要求,把這事給結了,不然我肯定夜不能寐,一到晚上就想著要做回綠林好漢,蒙著臉,學人家剪徑,多不好,怎麼著我也是個縣委書記不是。還好,時機掌握的正好,朱總還真是同意了。”

朱少石說:“楊書記厲害,你楊書記惦記的事情,豈會搞不定,這次不成,肯定還會有下次,還好我答應的快。”

楊誌遠笑,說:“朱總出錢出物,當然得留個名號,別人旅個遊都還喜歡留個‘到此一遊’作為紀念,我看就把‘大龍鄉中學‘改為‘大龍朱氏能源中學’,讓十裏八村的鄉親們都知道這個學校是朱氏能源捐建的。”

朱少石點頭,說:“這個我樂意接受。”

學校是公用事業,朱氏能源捐建學校,大龍鄉以及周邊鄉村的鄉親們自然家家都可以受益,朱氏能源常駐楓樹灣,楊誌遠此舉既解決了危校問題,又無形中就改善了朱氏能源與十裏八村的關係,一舉多得。朱少石看得清楚,自然樂意。

楊誌遠說:“關於社港旅遊開發引進投資商的問題,還盼朱總上上心。”

朱少石說:“楊書記對朱氏能源這般幫村,該我朱少石出力的,自然沒得說。”

北京的夜流光溢彩,談話之間,目的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