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誠心情愉快,主動擔責,十分難得。
楊誌遠笑,說:“你看看,冤枉了我不是,周書記都主動擔責了,要不,你找書記說理去。”
張順涵笑,說:“這我可不敢。”
周至誠嗬嗬一笑,氣氛融洽至極。
車到村口停下,朱福海、王秀梅以及方偉勳早就得到消息,於村口迎接。周至誠一一和他們握手,說吵擾了麻煩了。朱福海生性寡言,麵對這麼大的領導,更是手足無措,隻知憨憨地笑,說歡迎。倒是秀梅媽媽大方得體,說周書記可是貴客,平時請都請不來,何來麻煩一說。周至誠笑哈哈,說安茗,聽你母親這麼一說,我們真該早來拜訪。
輪到方偉勳,周至誠笑,說你就是方偉勳,還別說,和安茗還真有幾分相似。
大家朝村裏走去,現在的這個小漁村,早就不同當年,當年的破敗蕩然無存,滿眼所見,都是紅磚碧瓦,小樓依山而建,賞心悅目,有些規模。周至誠一路看來,點頭,說:“小方,聽說你帶領鄉親們致富,鄉親們自發選你當村長了,現在看來鄉親們選你還真沒選錯,看看這漁村的發展形勢,就可知小夥子能力不錯。”
方偉勳不好意思,說周書記,我做的這些在您麵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何足掛齒。
周至誠笑,說:“小方,此言差矣,分工不同,其目的不還是為鄉親們服務,你能一門心思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能想方設法改變漁村麵貌,就值得稱讚。”
方偉勳忙說:“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張書記和蔣總對我們的幫助很大。”
漁村的一些情況,楊誌遠當年和周至誠說過,周至誠自然知道這個漁村之所以有眼前的巨變,蔣海燕的幫扶和張順涵政策上的傾斜功不可沒。周至誠看著張順涵朗朗一笑,說:“順涵同誌,看來這個小方挺誠實的,不居功,有一說一,實事求是。”
張順涵心想楊誌遠這個大舅子還行,知道適時在省委書記進言,他笑,說:“周書記,市裏對所有的貧困村在政策上都有傾斜,都有幫扶,為什麼別的村莊一成不變,小漁村卻悄無聲息地發展了起來,我看關鍵還是偉勳他們這幫年輕人不等不靠,奮發圖強,漁村才能發生如此的巨變。”
周至誠點頭,說:“這話實在,一村一縣一市一省乃至一國的發展,關鍵還是在於人,發現人才,用好人才,這才是國之根本。”
張順涵一聽,周至誠書記這話很有意味,值得回味。
這話是在秀梅媽媽家的前坪說的,當年破敗的磚土房已經推到重建,三層小樓寬敞明亮,樓前是一院落,院落裏植滿了菊花和許多不知名的花,姹紫嫣紅,讓人看著心情舒暢,院子裏還搭有葡萄架,此時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紫紅的葡萄掛滿了枝頭,讓人垂涎欲滴。王琳一進來,就和安茗興致勃勃地在葡萄架下摘起了葡萄。周至誠則和張順涵、楊誌遠、方偉勳他們於一旁喝茶聊天。
王琳把葡萄洗淨,用盤子端了出來,王秀梅連連說,大姐,你是客,讓你忙乎怎麼好意思。
王琳笑,說:“安茗媽,見外了不是,到了你這,還不是到了自家一樣,沒那麼多規矩。”
王琳把葡萄遞給周至誠,說:“老周,嚐嚐,這可是我親自摘的,不知味道怎麼樣?”
周至誠還未品嚐,已是點頭,說:“好,不錯。”
王琳笑,說:“老周,虛情假意了不是,沒吃你怎麼就知道葡萄味道不錯。”
周至誠猛拍,笑,說:“夫人親自動手,豈會有錯。”
安茗在一旁笑,說:“書記伯伯,還真沒看出來,原來你的拍功如此了得。”
周至誠笑,問:“我拍了嗎?”
大家異口同聲:“拍了!”
周至誠哈哈一笑,說:“既然你們都說拍了,那就拍了,拍夫人的馬屁不丟人。”
大家轟然,書記如此,真是難得一遇,一時笑語喧天,有了節日的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