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說:“這不正好,這同樣是良性循環,貧困戶吃得起肉,你超市就得多收豬,養殖戶就能收到現款,縣財政就多收幾筆屠宰稅,多方受益。”
李東湖看著楊誌遠,把那張卡仍是遞了過來,說:“楊書記,這三千張卡我李東湖照辦,這張卡你還是留著,過年了,用得著,我這次是誠心實意,還盼楊書記能收下。”
“剛才就不是誠心實意了?”楊誌遠說,“沒有必要。”
李東湖說:“楊書記就不能給個麵子。”
楊誌遠說:“有些麵子得給,有些麵子我無論如何都給不了。所謂人在做,天在看,我楊石叔也在天上看著呢。”
李東湖一鼎,肅然起敬。
三天後,郭子豪把三千多張購物卡如約送到了楊誌遠的手裏。李東湖呢,上省城榆江找蔣海燕協商借款一事去了。郭子豪喜形於色,說楊書記,一切進展異乎尋常地順利,雙方都已簽字,首筆五千萬的借款已於今日到賬,李董明天就可以和蔣總的財務代表一同到家,知道楊書記交辦的事情急,特意讓我今天把卡先行送來。李董明天到家再來向楊書記表示感謝。楊誌遠毫不客氣地收了卡,說用不著謝,過年了,大家都忙,你們商業企業更是忙得前胸貼後背,李董五千萬到賬,那還不是想在年時撈一把,你們忙你們的,忙完這段時間,李董再找我喝茶,彙報戰果,我倒是樂意聽聽。
三千來張購物卡一到手,楊誌遠就立馬讓孟路軍安排政府工作人員把卡發到社港全縣的特困戶手裏,楊誌遠特意交代孟路軍,政府有必要隨卡附上一封道歉信,告訴父老鄉親,社港就這情況,家窮,也就沒有好的福利製度,聊表心意,鄉親們受苦了,別嫌少。
孟路軍說:“楊書記,這已經很不錯了,像這種覆蓋麵如此之廣,包含全縣特困戶的扶助在本縣還是第一次。”
楊誌遠說:“這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孟縣,鄉親們窮啊苦啊,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社港早點摘掉國家貧困縣的帽子,盡管貧困縣可以得到國家的補助,但這樣的補助就像一把枷鎖,套在我的脖子上,沉甸甸的,讓我喘不過氣來。但我相信隻要我們全縣幹部群眾懷有一顆不屈之心和思變之心,我們遲早會把這套在脖子上枷鎖拿掉,讓我們社港人民挺直腰杆做人,活得有滋有味。”
楊誌遠說:“孟縣,趕快把卡放下去,至於年前的訪貧問苦活動我看就不必再搞了,給人家送幾百元錢,在電視台大播特播,沒必要,有損人的尊嚴。
張茜子年前隨同沈信愈最後一次向楊誌遠彙報,臨社窄軌旅遊專列開春試運營的準備情況。張茜子這次除了彙報,還帶來了一盆黃燦燦的菊花,一小朵一小朵,或垂絲或含苞,分外妖嬈。楊誌遠點頭說不錯。
張茜子把花放到了窗台上,交代張穆雨:“你可得把花給我養好了,我到時可是要檢查的。”
張穆雨說:“憑什麼。”
張茜子一臉壞笑地望著張穆雨,說:“你說呢,難得還得讓本小姐親自動手啊,要不咱商量商量,你去旅遊公司,我來給楊書記當秘書,咱倆換換。”
張穆雨不敢吭聲了。楊誌遠沒有說話,隻是望著菊花發愣。小師妹的意思楊誌遠明白,她這是在表示對自己的關心,送一盆花,無非就是希望此花能給他楊誌遠帶來一絲明媚的心情。可小師妹卻不會知道,他楊誌遠現在一看到菊花,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楊石叔一臉快樂地走過菊花盛開的田野的情景。
這天的楊誌遠是沉悶的,自始至終,楊誌遠都是麵無表情地聽沈信愈和張茜子彙報工作進展,該表揚的表揚,該指正的指正,並無多話。
張茜子離開的時候,偷偷地問張穆雨:“我怎麼感覺今天的楊書記怪怪的。”
張穆雨悄悄地說:“張茜子,你難道就沒有注意,楊書記自始至終都沒有笑過,告訴你吧,自從楊書記從楊家坳回來,這十多天裏,他就沒有笑過。”
張茜子在那一刻,想起了一句話:因為愛,所以悲傷!這個楊師兄,他的心裏會是怎樣一個充盈著愛的廣袤世界啊,真的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