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心情愉悅(7)(2 / 2)

楊誌遠笑,說:“社港這幾年農業生產得以發展,省農業廳的專家,省農大的教授首居其功。為何?因為楊誌遠同誌出出點子,想想辦法還成,但具體到全縣農業生產怎麼布局怎麼合理有序地發展,這麼多蔬菜果木的病蟲害怎麼防治,大棚蔬菜的防寒防凍怎麼處理,如何增產如何增收等等這些,都得有勞農業方麵的專家教授出謀劃策,現場指導,所以在社港,隻要是農業方麵的專家教授,在社港肯定是備受尊重,很是吃香,逢家遇戶,隻要自稱是專家教授,鄉親們肯定有酒有肉,熱情相待。”

湯治燁回頭看了一眼坐在後幾排的楊建中一眼,說:“這麼看來楊廳長和楊書記有些淵源?”

楊建中點頭,也不隱瞞,說:“我和楊書記認識十年有餘,當年他在楊家坳,我在農科所,就有合作,屬老交情了。”

湯治燁點頭,說:“楊書記還是不夠意思,何必說我是專家,直接說我是農業廳的湯廳長多好,如此也就不會引起老人家的猜疑。”

楊誌遠笑,說:“在社港,廳長沒有專家吃香,楊廳長到了社港,從來不言自己是廳長,一直都說自己是魚類問題的專家,在楓樹灣,你要問楊建中楊廳長,鄉親們肯定會一時反應不過來,但你要是問及楊建中楊研究員,研究魚的,肯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湯治燁笑,說:“看來還是楊廳長這樣的專家型官員在群眾中有市場,湯教授就不成,三言二語就穿幫,看來湯教授今後除了會做報告,還有必要加強病蟲害方麵的研究,不然還真是愧對了教授的職稱。”

大家哈哈一樂。湯治燁也笑,笑過之後,湯治燁繼續剛才的話題,說:“為什麼在社港教授比廳長省長吃香,有群眾基礎,就是因為專家教授到社港來是為社港的鄉親辦實事的,是為鄉親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的,所以才會得到鄉親的擁護,甚至於可以說是愛戴。這就像剛才老人家如數家珍,成本計算到角分的情況一樣,這說明什麼,說明鄉親們的心裏都有一本賬。你做了什麼,鄉親們雖然不說,但心裏都記得清清楚楚。我們在座的都是有一定職務的領導幹部,我想,領導幹部的作用其實並不是一天到晚開會作報告,而是應該到群眾中去,與群眾緊密團結在一起,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這樣的幹部才是群眾需要的幹部,才會渴的時候有群眾端茶送水,餓的時候,有群眾相邀吃飯喝酒。這才是魚水之情,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黨員幹部做到了這一點,現在沒有戰爭,也無需付出生命的代價,難道我們卻反而做不到這一點了?”

湯治燁說:“開始我還懷疑老人家是個托,現在看來,我的擔心純屬多餘,一個縣的書記縣長,如果時時以群眾的利益為重,有群眾認識書記縣長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反過來看,一個縣的群眾不認識本縣的書記縣長,我看才有問題,而且是個很大的問題。”

都知道湯治燁省長這是在反思,同時也是在叩問,一車的領導都陷入了深思之中,大巴車裏一時很是安靜,隻有車輪碾過路麵的沙沙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