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諸事妥當(1)(2 / 2)

這次情況有些不同,因為朱少石來了。

楊誌遠這天正在翻看黃金周的報表。社港旅遊黃金周的收益不錯,黃金周期間,到社港旅遊觀光的遊客創紀錄地突破五萬人次,此周就錄得近二千萬的收入,照此估計五月旅遊人數突破八萬大關,易如反掌,不在話下。楊誌遠知道社港旅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張茜子這個小師妹可謂費心費力,首當其功。楊誌遠心裏正在對張茜子暗自予以表揚,張茜子的電話就到了。張茜子告訴楊誌遠,鄧艾尼到了。楊誌遠心想看來讓張茜子燒的幾把火起作用了,鄧艾尼有些火燒屁股,坐不住了,如此才會急不可耐,火急火燎地又上社港來了。楊誌遠說,鄧艾尼來了好,此為好事。張茜子又告知,與鄧艾尼一同前來的,還有一人,指名道姓要見楊書記。楊誌遠一想,能與鄧艾尼相攜同來的老朋友也就隻有朱少石了。一問,還就是。楊誌遠笑,這更是好事,這說明鄧艾尼同誌這次是有備而來,不達目的不罷休。現在萬事俱備,東風又至,此事成矣。茜子同誌有必要上街去挑一身衣裳,到時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席慶功酒會就是。

張茜子笑,說:“師兄,你小師妹天生麗質,用不著打扮。”

楊誌遠哈哈一笑,說:“我這個老朋友是來當說客的,你們先談,本書記暫且避而不見,朱少石要是問起,就說本人這兩天在墈頭鄉研究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日即回。他既然到了社港,會不去楓樹灣看看?安排朱少石先生先上楓樹灣去,有事等其從楓樹灣回來再說。”

張茜子笑,說:“師兄這是幹嘛?欲擒故縱?”

楊誌遠笑,說:“知道還問。”

楊誌遠這兩天雖然沒有露麵,但他時時都在關注談判的進展,畢竟是此投資,事關社港旅遊未來的發展,楊誌遠知道鄧艾尼此行的架勢雖然勢在必得,但鄧艾尼一旦久功不下,覺得難度太大,也不是沒有放棄的可能,楊誌遠分析,此次談判,有可能為雙方的最後一役,成敗都在此一舉。鄧艾尼邀朱少石隨行,就是有讓其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在關鍵時刻予以調和,一旦調和不成,就有可能偃旗息鼓,忍痛放棄。

談到此種地步,楊誌遠自然不想就此前功盡棄,社港旅遊現在雖然盈利能力尚可,但如果就此沾沾自喜,不思長進,錮蔽自封,社港旅遊今後會走向何處,還真沒有誰說得清楚。但有了國際資本的加入就不一樣,滾石投資帶來的,不僅僅隻局限於資金,還會有一整國際化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如果滾石投資隻輸入資金,不輸入管理,那社港旅遊怎麼上市?怎麼走國際化的道路?作為一個領導者,如果隻看到眼前的利益,目光短視,沒有前瞻性,那麼不論是其本人還是其管理的企業都走不了多遠,社港旅遊是在他楊誌遠手裏發展起來的企業,目前來看情況不錯,但他楊誌遠離開以後呢?將來呢?一股獨大,政府橫加幹涉,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通病,所以引進風險投資,走國際化道路,給管理層和職工以期權,讓社港旅遊上市,成為公眾公司,雖然不能說是包治百病,但至少可以讓社港旅遊健康有序地發展,不至於因他楊誌遠的離開而在不久的將來毀於一旦,隻有肌體健康,社港旅遊才有可能成為百年優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