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會意地一笑:“既然逸飛書記如此雅興,那就走幾步。”
地上餘雪未盡,倆人順著街道頂著蕭索的寒風散步,書記市長的車打著應急燈,在一旁不緊不慢地跟著,倆人的秘書則跟在後麵。直到金色豪庭已成一片燈火,戴逸飛這才從兜裏拿出一個信封:“回去好好看看。”
楊誌遠點頭,把信放進了兜裏。
戴逸飛說:“趙書記有話,你現在的任務是一心一意迎兩會。恒星食品的事情宜早不宜遲,但有些事情卻無所謂遲早,得等。”
等什麼?自然是機會。楊誌遠點頭,說,明白。
戴逸飛和楊誌遠都是外來幹部,同住在合泰賓館,戴逸飛笑,說:“怎麼樣,坐你的車回去,還是坐我的車?”
楊誌遠一笑,讓邵武平和鄺文韜不必跟著了,他坐戴書記的車回去就是。
信封裏是一封有關金色豪庭的舉報信。此信是楊誌遠回到合泰賓館的房間後看的。
舉報信說別看金色豪庭外表富麗堂皇,其實五毒俱全,除了涉黃還涉毒涉賭涉黑,之所以一直逍遙法外,是因為肖虹羽隻是金色豪庭名義上的老板,背後另有他人,他們都是本市權貴的公子,神通廣大。省市公安部門以往對金色豪庭進行突查,他們的關係網都已在行動之前知曉消息,第一時間做好準備,自是查而不實,毫無進展。舉報信附有一份名單:原市委書記於海天的二公子於小偉,常務副市長邱海泉的兒子邱建強,市公安局局長何海波的兒子何剛的名字都位列其中,豁然在目。試想這等人物,即便是其中的一位作為金色豪庭的保護傘,金色豪庭都可以安然無恙,何況是三位,金色豪庭又怎能查出問題,能查出問題才是怪事。
此舉報信屬實名舉報,年月日,姓名住址聯係電話,一應俱全。題頭為省委趙洪福書記,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封寫給趙洪福書記的私密舉報信。楊誌遠一看年月日,此舉報信在恒星食品事發之前,如此看來,邱海泉之所以沒有順利接任市長,對恒星食品的處置不力不能讓省委滿意隻是其一,隻怕還不是什麼關鍵,隻是一個借口,此舉報信才是問題的所在。自己到會通來,絕不是趙洪福書記一時興起,肯定是深思熟慮在先。
給趙洪福書記的信為何到了戴逸飛的手裏,楊誌遠分析,原因有二:一,此信雖然屬實名舉報,洋洋灑灑上萬字,但對金色豪庭的內情卻是知之不詳,許多都是猜想,既然沒有真憑實據,自然也就無從入手。二來,舉報信雖然提到於海天與肖虹羽有染,但也隻是據說,沒有任何依據,當然了,這等兩人之間的私密之事,外人要想真抓實據,肯定難乎其難。於海天是中管幹部,省裏無權私自對其進行調查。舉報信中,其子於小偉雖然涉入較深,但即便是事情屬實,也與於海天他們這些父輩關係不大,隻能說於海天管教不嚴,涉嫌違紀,於海天他們並沒有違法。所以趙洪福書記接到此信後,並不急於處理。就把信轉給了戴逸飛,讓戴逸飛同誌找機會對信中的內容多加關注,予以核實。因為戴逸飛與會通沒有瓜葛,不會因此打擊報複舉報人,省委相信戴逸飛同誌能秉公處理。
但既然舉報信提到邱海泉的兒子涉及其中,省委在考慮會通市市長人選的時候就不能不慎重,讓邱海泉接任會通市市長就值得思量,本著審慎的原則,邱海泉這次就暫且不予考慮,從外麵的地市調一個和會通沒有任何瓜葛的人到會通來就顯得很有必要。這個人是誰?可以是他楊誌遠,也可以是張誌遠,但最終趙洪福書記還是選擇了他楊誌遠,為何,因為他楊誌遠在張溪嶺成功阻擊了趙洪福書記,給趙洪福書記留下了深刻印象,私底下對他楊誌遠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考察,該同誌不錯,值得省委信任,而且膽子大,與朱明華省長關係不錯,關鍵時候靠得住,諸多優勢聚於一身,所以該同誌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