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韶華能不能如願就任副市長這件事情上,省委的態度是關鍵,但副市長隻要不是省委直接任命,交由人大討論,那就是差額選舉,楊誌遠想讓舒韶華升任副市長,他的如意算盤邱海泉會看不出來?肯定不會。邱海泉會怎麼樣,楊誌遠還真想不出來,他邱海泉想借人大預謀給他楊誌遠一個不大不小的難堪,就不會同意玩點小手段,就此將舒韶華差額掉,一切皆有可能,不得不防。
怎麼防,自然是以夷製夷,以老會通對老會通。
這就有必要和郝兵喝點小酒了。
那天晚上,郝兵一看楊誌遠又提著瓶酒上門,笑嗬嗬的,說:“誌遠,又找我喝酒來了。”
楊誌遠笑,說:“怎麼,不樂意。”
“求之不得。”郝兵笑嗬嗬:“現在隻能是花生米。”
楊誌遠笑:“無所謂,和你老郝喝酒,不在於酒,也不在於下酒的菜,而在於那個意思。”
郝兵笑,說:“什麼意思?”
楊誌遠笑,說:“用不著我說,喝著喝著,你老郝自然就明白了。”
倆人喝著小酒,楊誌遠直言不諱,說:“想來我讓韶華同誌代管生產安全的事情老郝已經有所耳聞。”
郝兵說略知一二。楊誌遠把自己的真實意圖告訴了郝兵,讓舒韶華代管的目的,其實就是有意讓舒韶華接任副市長,加強政府班子的凝聚力。
“這麼說來,你這是在避虛就實,先入為主。”郝兵笑嗬嗬,說,“這是好事。韶華同誌不錯,我在任的時候,就曾向省委舉薦過,但位低言輕,沒能如願。”
何來什麼位低言輕,其實是本省的政局不同。楊誌遠知道,當時朱明華省長還在本省,趙洪福書記對省長心有戒備,為什麼會通市政府現在的領導班子成員,邱海泉這條線的人反而比郝兵的人要多,就因為本著相互製衡的原則,趙洪福書記有意與省委專職副書記結盟,副市長不是正職,這個級別的幹部,在趙洪福書記的眼裏,無關痛癢,一旦副書記提名,趙洪福書記都會予以支持。而朱明華省長並不想與趙洪福書記發生正麵衝突,在人事問題上,除了需要力保的,其他都有意選擇退讓,因此邱海泉他們才得以乘虛而入,成了氣候。而且這書記省長有隙,下麵的人自然也會排隊站位,郝兵提名舒韶華,沒有戴逸飛的支持肯定不成,所以舒韶華一直進入不了政府領導班子層,也就在情理之中。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本省的政局突變,朱明華省長調任了,湯治燁省長初來乍到,與趙洪福書記形成了新的統一陣線,本省政局春風拂麵,趙洪福書記終於可以著手解決會通出現的問題了,但本省政局剛剛安定團結,邱海泉有專職副書記力保,趙洪福書記權衡利弊,自然也就隻動郝兵而不動邱海泉。但也不是一成不變,於是他楊誌遠來了。政治原本就是這般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