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天網恢恢(2)(2 / 2)

邱海泉一聽,當即一愣,楊誌遠這是什麼意思,分明就是對自己不放心。但邱海泉明白,如若平時,水利建設由他邱海泉主管,楊誌遠這麼幹說不過去,但現在有了這麼一個災後重建領導小組,楊誌遠讓尋開平負責並不為過。邱海泉並不知道尋開平已經堅定不移地站到了楊誌遠一邊,邱海泉之所以對尋開平這段時間和楊誌遠走得近,沒有任何懷疑,一來尋開平一貫是做實事之人,倆人雖為同盟,但尋開平一貫對邱海泉的行徑不屑,私底下並無多少交往;二來邱海泉還以為尋開平這段時間累死累活,是因為身背處分,想將功補過。

如果是劉鑫平、舒韶華任這個第一副總指揮,楊誌遠如果讓他們接手,插手自己的事務,邱海泉肯定不會樂意,得爭一爭,但楊誌遠讓尋開平負責,邱海泉就有些為難了,不同意?反對?尋開平會作何想,如此一來,還會是左膀右臂?楊誌遠這是要幹嘛?離間計?讓左膀右臂自相殘殺,其在一旁冷眼旁觀,漁翁得利。尋開平這人雖然死板了一些,但畢竟是一條戰線的人,讓一讓,很有必要。

邱海泉權衡了一番,一點頭,沒有提出任何的異議,對楊誌遠的提議予以支持。

那天,楊誌遠心情很好,很是滿意,說:“邱市長真是大度。”

邱海泉有苦難言,心裏罵大度個屁,臉上不得不笑,說:“如此一來,尋市長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尋開平說:“感謝同誌們的信賴,讓我尋開平有機會為荷塘災區的鄉親們盡力,將功補過,我尋開平一定盡心盡力,在枯水期結束前,將這一段幾十公裏長的河堤完工。”

今天楊誌遠到河堤上一看,隻見堤外的護坡已經在用麻石進行堆砌,楊誌遠點頭,說:“不錯。進度是其一,工程質量更重要。開平市長,你我終將成為曆史的過客,作為會通的市長、副市長,盡管不能青史留名,但肯定可以為子孫留下些什麼,比如說一段千年無憂的荷塘堤,就像戰國時的都江堰,宋時蘇堤,清時左公柳一樣,當曆史的車輪再往前行一千年,想一想,我們的後人散步在這一段固若金湯的河堤之上,你我今天是不是會因此而心潮澎湃?”

尋開平笑,說:“跟楊市長在一起,我尋開平時時刻刻都是心潮澎湃。我倒是覺得,應該在荷塘堤的這個決口,建一座紀念碑,讓我們的子子孫孫記住在這年的8.13日,會通曾經經曆過一場怎樣的災難。”

其實,這事楊誌遠不是沒有想過,但真要建這樣一座紀念碑,不免會讓人產生某種聯想,以為這是他楊誌遠在為自己歌功頌德。楊誌遠笑,說:“紀念碑就算了,我倒是想在荷塘堤的這個決口之處立一塊無字碑,不寫一個字,就刻上荷塘堤建成的年月日,打上破折號,而終止的時間就留給我們的後人去填。如若是千年,那就是一座曆史的豐碑,如若是十年二十年,那就是遭人恥笑的恥辱柱。”

尋開平被楊誌遠勾起萬丈豪情,尋開平說:“楊市長,你就這麼立,我尋開平有這個信心!”

楊誌遠說:“好,荷塘堤建成之日,就是這個無字碑落成之時,我來主持。”

尋開平說:“我絕對不會讓後人恥笑。”

兩人下到堤下。尋開平問:“楊市長那天之所以提議由我負責荷塘堤的河堤工程,是不是對邱市長不放心?”

楊誌遠笑,反問:“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