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雨後新竹(3)(2 / 2)

出於禮節,考察組到會通的第一餐會通會設宴款待一下。原則上考察組到了當地,都是喝本地酒,吃本家菜,不允許大操大辦。晚宴就設在竹林賓館,端坐竹樓,四麵通暢,周邊翠竹翠綠,放眼望去,一片竹海,菜是尋常本幫菜,但因了周邊的景致,多了許多的情致。

組長點頭:“不錯,楊市長獨具匠心,費心了。”

如果是考察組考察他楊誌遠,楊誌遠可能比較隨意,但這次考察的是戴逸飛,楊誌遠就上了心,今天一早,接到省委辦公廳的通知,知道考察組的第一站就是會通,下午到,對戴逸飛同誌進行為期六天的考察。楊誌遠就把市委秘書長黃天鵬叫了過來,商討相關接待細節,目的還是簡單而不失隆重。

因為這次不同於上次,既然是考察戴逸飛,而戴逸飛又住在合泰賓館,安排中央考察組入住合泰賓館顯然有些不合適。楊誌遠的意思,不妨選擇一個環境清幽之地,中央考察組不同於省考察組,周泰飛部長這人楊誌遠了解,喜歡簡單,越隨便越好,這次就不一樣,組長都是省部級,見多識廣,得給人家留下一個深刻印象,在簡單和體現誠意的同時,還必須不失隆重才行,最好能獨具匠心,但凡大領導,見慣了喧囂,清幽最好。

黃天鵬按照楊誌遠的標準,列了一個名單,楊誌遠上午親自把關,帶著黃天鵬把幾個賓館跑了一圈,楊誌遠都不覺滿意。

黃天鵬說:“市長,那怎麼辦?本市上點檔次的賓館都跑過了。”

“不上檔次的呢,就沒有了?”

楊誌遠一沉思,想到了竹林賓館。竹林賓館在未來的高新技術孵化園內,楊誌遠這些天在河東這十五公裏跑來跑去,對這個賓館有印象,竹林賓館原來是市老幹中心療養院,後來棄之不用,改成了竹林賓館,賓館不大,在一個山坳之中,前後五棟,總共客房百餘間,後棟在一座小山之上,二十來間客房,為豪華標間,幹淨整潔,看著舒坦,更主要的是後棟還有小型會議室,很適合考察組一行十五人開展工作。竹林賓館之所以為楊誌遠相中,是因為特色,整個賓館深藏在一片竹林之中,滿山遍野,有如竹海。另有小橋流水,樓台亭榭,池塘碧水。登上後山,一眼望去,可以看到西臨江,很適合飯後閑庭信步。

組長剛才一踏進竹林賓館,果然是滿心歡喜:“鬧中取靜,好一個清雅之地。”

楊誌遠說:“組長,您要是提前一二個月來就更好了。”

組長笑,說:“楊市長這話是何意思?”

楊誌遠笑,說:“要是三四月,春筍剛剛從地裏冒尖,組長工作一天,可以手拿小鏟,於竹林之中挖些春筍,既可以消疲解乏,還可以於晚餐時加一個本地小炒,春筍炒臘肉,自是其樂融融。”

組長看著楊誌遠笑,說:“楊市長這麼一說,我還真是心癢難耐。”組長看著那些節節拔高的新竹:“不過能見到新竹節節拔高,感覺也是不錯。”

什麼不錯?組長下來是幹什麼的,考察副省級幹部的。雨後新竹,節節高,兆頭好,江山人才輩出,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振奮的。作為一個考察組的組長,如果慧眼識珠,發掘出一個人才,看著此人如雨後新竹節節高,自是一輩子都會為之自豪。

接下來的幾天,考察組兩人一組,不斷找人談話,先找副市級及以上幹部談話,然後找發改委、財政局、經信委這些綜合部門的負責人談話。談話前,這些約談對象首先要進行一次投票,包括兩個方麵,一是是否同意上級提拔使用戴逸飛,二是對戴逸飛進行一些量化打分,具體包括德、能、勤、績、廉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