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肖肖是貴州省某縣實驗小學的學生。肖肖有自己的存折,每年的壓歲錢收了多少,他對誰也不透露。肖肖喜歡過年,他說春節是他“領工資的時間”,大人們每個月發一次工資,而他每年發一次工資,“要是一年多過幾次年就好了”。與對金錢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相對應的,是孩子對艱苦生活的不了解和不適應。據肖肖的家人說,今年春節,到鄉下老家探親的肖肖剛到鄉鎮就嚷著要去逛街。當他發現“街上連超市都沒有,而且電視隻能收5個頻道”時,立即表示不能接受。
9歲的冉冉與肖肖同在一個學校。跟著大人進超市購物,冉冉會毫不客氣地隨手拿起他喜歡的東西就放進購物車裏,並且不看價格。當大人讓他倒杯水時,冉冉會說:“你給我多少錢?”——他開出的價碼是倒一杯水10元錢。
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是對金錢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和人生觀緊密相連的。金錢是適應商品交換的需要而產生的,隨著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而逐漸成為財富的象征。簡而言之,就是對金錢的認識、分配與使用方法的思考與行為模式。現在,有很多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這個神奇的物品,但是,如果我們能多給予孩子一些正麵的教育與示範,就能幫助孩子在未來處理金錢事物上,奠定一個良好的習慣。
金錢觀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使用的時機與方法,一個是對金錢處理的看法態度。常言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正是一般人忽略對金錢觀的認知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我們常說富不過三代,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們應更有方法讓我們不但在財務規劃上立穩步伐,更應有計劃的為我們的下一代,建立一個好的金錢觀,使孩子不但懂得吃魚,更知道如何釣魚!
孩子重視錢和金錢能夠帶來的物質和精神享受,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每天發生在孩子們視野之內的是以金錢為媒介的商品交換行為,使他們從小就很自然地了解金錢的“魔力”。孩子喜歡錢,本身並不是一個“可怕的問題”。但是傳媒的不當宣傳、家長的不當引導、成人社會對金錢不恰當地運用所造成的“示範效應”,卻可能使一些孩子從小形成“拜金主義”的價值觀,給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留下巨大隱患。
為了讓孩子不至於以後人生道路上隻知索取,不求奉獻,要開始有意識地跟她交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首先應對金錢有正確認識。愛因斯坦成名後,麵對優厚待遇,依然保持那節儉的生活方式。當有16000美元的年薪擺在他麵前時,他隻想收取3000美元,並且說了一句讓很多人震撼的話:“依我看,每件多餘的財物都是人物的絆腳石,隻有簡單的生活,才是給我創造的原動力!”
其次,謀取金錢要用正當途徑。
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正如那告別越王的範蠡,用智慧賺取了那富可敵國的家產,成就陶朱美名;相反,處在乾隆身邊的和珅,憑借權勢,取得了無盡珍寶,最終卻隻能留下貪官的罵名。比較二者,均有富可敵國之勢,而範蠡卻成為財富的代表被世人敬仰,而和珅卻隻能居貪官黑名單的榜首,為後人所唾棄。究其原因,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以正道謀錢者留名青史,以歪道牟利者遺臭萬年。
最後,應學會適時地疏散金錢。
遙想當年,李白自劍閣來到中原,一路千金散盡,卻能高吟“千金散盡還複來”,是何等豪邁?再觀柴進,為解仇人之困,散盡千金入梁山又是何等義氣?最後我們去賞析《守財奴》中的歐也妮不從父願,疏散家財,建立學校,內心得到寬慰又是何等幸福?因此適時地疏散家財,可以使內心得到幸福。
朋友,生活中我們不免與金錢打交道,但我們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因為隻有如此,我們才能成功地駕馭金錢,讓它成為我們永遠的奴仆!
金錢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但金錢並不等於幸福,因為人類不能沒有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空虛的人,就不會有真正的幸福。
中國傳統的教育裏,孩子是不能接觸錢的,因為“君子,小人”。我們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資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會進入了商品社會,孩子不可避免地要與金錢打交道。對每個家庭來說,如何幫助孩子協調欲望和資源之間的關係,培養一個經濟上有責任感的孩子,是一個新的課題。
讓孩子學會理財,隻有讓他們正確的認識了金錢,才有可能成功的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