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丹措
摘要: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尚處於不成熟不穩定狀態,他們與成年人相比存在著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差,可塑性強等特點,針對社會上所出現的千姿百態的現象或對事物缺乏正確的認識,近幾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增加,犯罪人數逐年增多,呈現出一些新情況和特點,給社會治安帶來很大危害,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關鍵詞:青少年犯罪新特點成因預防
近年來,青少年犯罪已成為全球注目的社會問題,已被國際社會列為世界第三大公害。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與貧富差別懸殊等社會問題的出現,特別是社會上一些醜惡現象和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青少年犯罪日益嚴重。本文結合西寧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判情況,談談筆者對當前青少年犯罪新情況新特點及其成因和預防的認識。
一、近幾年來西寧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基本情況
2001年至2004年西寧市四區三縣及西寧市中院共計審判各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56件,未成年犯罪人868人(16周歲以下205人),其中:2001年審判106件,166人(16周歲以下38人);2002年審判89件,176人(16周歲以下46人);2003年審判123件,201人(16周歲以下60人);2004年審判138件,325人(16周歲以下61人)。從四年的情況看,每年發案數、犯罪人數呈現上升趨勢。拿2004年同2001年相比,案件數上升了32件,上升率為30%;人數上升了159人,上升率為51%。
在審理的案件中以搶劫,盜竊,故意傷害“三大犯罪”為主。首列為搶劫犯罪,四年全市229件,占犯罪案件總數的50%;人數為443人,占犯罪總人數的51%。其次為盜竊犯罪,四年全市110件,占犯罪案件總數的24%;人數為155人,占犯罪總人數的17.8%。第三為故意傷害犯罪,四年全市67件,占犯罪案件總數的14.7%;人數為107人,占犯罪總人數的12.3%。其餘犯罪,四年全市50件,占犯罪案件總數的11%;人數為163人,占犯罪總人數的18.7%。件數和人數均明顯少於以上三類犯罪,其中強奸19件38人;故意殺人5件9人;販毒6件8人;尋釁滋事4件12人;搶奪4件18人;非法拘禁2件12人;敲詐勒索2件6人;綁架3件10人;詐騙3件12人;介紹賣淫、組織買淫5件18人;破壞電力設備1件3人;破壞交通設施1件2人;侮辱3件5人;交通肇事3件3人。
在868名未成年犯罪人中,16周歲以下205人,占23%;在868名未成年犯罪人中,小學文化程度或以下為302人,初一至初中畢業為385人,高中以上181人。以初中以下居多,占79%,其中小學文盲又占34.7%;在868名未成年犯罪人中,在校學生136人,無業人員373人,務農人員194人,其他165人。以無業人員和務農人員居多,分別占43%,22.3%;在868名未成年犯罪人中,單親家庭128人,占14.7%。
二、西寧市未成年人犯罪出現的新情況及特點
(一)新情況
1.犯罪類型出現“一高兩多”。四年來未成年人犯罪類型突出表現為:財產刑犯罪比例居高不下,團夥刑犯罪和暴力型犯罪增多。
財產型犯罪,搶劫、搶奪、盜竊、敲詐勒索、詐騙等案件348件,占犯罪案件總數的76%。此類型犯罪近年來一直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升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