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好吃的國度,中國人特別會“吃”,真可謂“張口就吃”。見麵打招呼:“吃了嗎?”可見,吃在中國有多麼的重要。不但吃飽了肚子,吃出了不同味道,吃出了品位,還吃出了文化。
有外國朋友問我:“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會吃,是誰發明的?”我抓耳撓腮,靈機一動回答:“是炎帝老兒,史載‘神農嚐百草’為據。”老外讚歎不已,嘖嘖聲不斷,並幽默道:“應該給炎帝追授諾貝爾卓越貢獻獎!”
從茹毛飲血到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從動物到人,糊口是第一要務。不管人類建立的政治體製如何變革,依然如此,亙古不變。要是誰讓老百姓吃不飽飯,誰就甭想吃飽飯。
相同的進化曆程,為何其他國家的人就沒有這麼多吃的花樣呢?我判斷,因我泱泱中華大地上物華天寶,奇花異草繁多,瓜果累累,可吃的東西太多。又碰到膽大,不怕死,敢於嚐試的人,為此,造就了會吃的民族。炎帝就是因嚐到了毒草藥而光榮犧牲。誰開創了“吃文化”,值得研究,頗為玩味。
老百姓會吃,那是吃自己的。而三公消費中的招待費居高不下,就有問題了。公款吃喝多為民眾所詬病:上級下來請吃,下級去上麵請吃,送走請吃,迎來請吃,有事兒請吃,無事兒無聊了也請吃……不信你去各大酒店,看看有多少公款在裏麵吃喝。有人誇張地說,中國官員每天要吃掉兩艘航空母艦!主政者嚴控多少年,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就是減不下來。用納稅人的錢招待,老百姓很心疼的。終有一天會吃出麻煩的。
中國的“吃文化”涉及方方麵麵,無處不與吃有關。泱泱華夏五千年,流傳至今綿綿不絕的文化,“吃文化”可謂方興未艾。
謀生叫糊口/工作叫飯碗/受雇叫混飯/靠積蓄過日子叫吃老本/混得好的叫吃得開/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歡迎叫吃香/受偏愛照顧叫吃小灶/不顧他人叫吃獨食/沒人理會叫吃閉門羹/有苦難言叫吃啞巴虧/女人嫉妒叫吃醋/理解不透叫囫圇吞棗/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廣泛流傳叫膾炙人口/收入太少叫吃不飽/負擔太重叫吃不消/猶豫不決叫吃不準/幹不成叫幹什麼吃的/負不起責任叫吃不了兜著走/受到不公正待遇叫吃虧/……
舌尖上的中國,花樣百出,千奇百怪,無所不能吃。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中國人都想方設法要吃上一口,試試味道。寧願吃死,也不願餓死。中華民族是地球上最好吃的民族,最會吃的民族,地球村沒有哪一個民族有中國人這麼會吃。
酸、甜、苦、辣、鹹等各種味道一應俱全。並且每種味道裏麵又有細分,比如吃辣椒的地方各具特色。湖南人的辣味以香辣為主、貴州人的辣味以酸辣為主、四川人的辣味卻是麻辣。中國的飲食文化可謂博大精深,不亞於國學的任何一門。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麵。啥都吃,啥都想吃,就容易吃出問題。無法磨滅的記憶,2002年冬季到2003年春,全球出現了SARS病毒感染,患上“非典”,與吃有關,有專家們認為是廣東人大量食用果子狸而感染病毒。把地球上的生物都吃了,子子孫孫們吃什麼?會不會有吃完的一天,不少生物都滅絕後,人類最終難道吃泥土嗎?還是吃同類?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曾幾何時,新中國缺衣少食,還有餓死人的年月,不堪回首。想吃吃不了,沒東西可吃。要救命了,有人吃人肉,有人把豬趕到野外,豬吃什麼,人就跟著吃什麼,不少人因此存活下來。東西有限,隻能計劃供應。觀念禁錮了嘴,沒東西可吃。希望吃飽,渴望吃好,觀念不得不變,觀念一變天地寬,隻有讓老百姓吃得飽,住得暖,這才是基本的王道。
解放思想,發展生產力,才有東西可吃。如今,吃的東西千奇百怪,琳琅滿目,眼花繚亂,應有盡有,無所不包。“隻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可如今的人卻變得不知道怎麼吃,有人吃出了毛病。吃胖了身體,吃壞了胃。富貴病層出不窮。生活質量高了,疾病應該減少了。偏偏相反,如今的疾病越來越多,癌症、艾滋等頑疾更加肆無忌憚,不斷侵襲人類的身體。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