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殿正脊兩端各有一獸形裝飾物,因形似鴟尾,故稱“鴟(chī)尾”或“蚩尾”、“鴟甍”、“鴟吻”、“祠尾”。這是為什麼呢?
據傳,明成祖遷都北京建造紫禁城時,天上的玉帝曾賜予“飛禽走獸”,為人間共主鎮守紫禁城。所以在紫禁城的古宮殿建築群中,看到這些宮殿的屋脊上,往往有造型不同、數量不等的琉璃裝飾物,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吻獸。
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建築的屋脊上要裝飾吻獸呢?
中國建築曆史悠久,建築外觀特征明顯,都是由屋頂、屋身、台基三部組成。而屋頂是整體建築中最具獨特風格的部分,其屋脊上的吻獸裝飾,更是中國建築裝飾的一大特色。
吻獸最早的可追溯到周朝,在《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建築中就有吻獸,最早的正吻圖案見之於漢代的闕、祠和明器上。中國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吻獸是西漢年間所造,1960年出土於湖北省沙市郊區,其瓦內壁上刻著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樣,距今已經2100多年。
中國古典建築的屋頂一般是由一條正脊與四條垂脊組成。古代宮殿正脊兩端各有一獸形裝飾物,因形似鴟尾,故稱“鴟尾”或“蚩尾”、“鴟甍”、“鴟吻”、“祠尾”。
《唐會要》上載:“漢柏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屋,以厭火祥。”大意是說,漢朝時柏梁殿發生火災後,越巫說海中有神魚,尾巴像鴟,卷起激浪就能降雨,所以建議漢武帝做鴟尾狀的東西置放於殿脊上避火。
唐朝蘇鶚《蘇氏演義·卷上》曰:“蚩者,海獸也。漢武帝作柏梁台。有上疏者雲:‘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災,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大意是說,蚩是一種海獸。漢武帝修建柏梁台,有人上書說:“蚩尾是水中精靈,能避火災,可以塑它的像安置在殿堂頂上。”
由此可知,越巫所說的神魚應該就是指蚩尾,故鴟尾最初應作蚩尾。因蚩尾又像鴟,蚩與鴟同音,久而久之,蚩尾就成了鴟尾。曆史上鴟尾的最早記載,始於晉朝,如《晉書·五行誌》:“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六月,鵲巢太極東頭鴟尾。”
吻,古代又作口、嘴之意,如《墨子·尚同中》曰:“使人之吻助己言談。”因為蚩尾、鴟鳶的嘴長得很像,於是鴟尾又稱為鴟吻。如蘇鶚《蘇氏演義·卷上》曰:“蚩者,海獸也……今人多作鴟字,見其吻如鴟鳶,遂呼之為鴟吻。”
從漢至唐,鴟吻大多是造型簡潔的尾翼,中唐以後出現龍形鴟吻,兩兩相向,張口翹尾咬住正脊,背插寶劍,故稱為大吻;因其安放在正脊上,又稱為正吻;又因其形似龍而稱為龍吻。
由於古代建築多為木質結構,而龍吻銜接了殿頂正脊與垂脊之間的重要位置,因而讓殿頂更加牢固、嚴密,並有防止雨水滲入的功能。所以古人很重視屋脊上的龍吻,視為鎮宅避火的神獸。
在古代,龍吻並非一般建築都能使用,大都用於宮殿或廟宇。宮殿的龍吻製成後,皇帝要派一品大臣前去迎接。安龍吻時須舉行隆重儀式,要焚香、行跪拜禮,以示敬意。
明清時,出現了龍吻的頸背上插有寶劍,並露出扇形劍靶。據傳,這把劍是晉朝道士許遜之物。許遜曾任旌陽縣令,勤儉廉潔,為當地治水患、除瘟疫,深受百姓愛戴,人們敬稱為“許旌陽”。
後來許遜棄官拜師學道,在他一百三十六歲時,全家四十二口同時白日飛升,連所養雞犬亦隨之而去。升天後,鄉人就地立祠供奉,人稱“許真君”,宋徽宗時賜封為“神功妙濟真君”。
龍吻上插劍,目的是鎖住龍吻,防止它擅離職守逃回大海;還有就是避邪,因為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
傳說歸傳說,中國古代建築卻有它獨到之處,從建築理念到風格特征都應該發揚,但也要本著節儉的原則。不要不顧財力、物力、人力盲目上馬,外表上是中國古代大屋頂,裏麵實則辦公用房的土洋結合的建築,這樣勞民傷財,而且等到中途下馬時損失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