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總是情5(1 / 3)

4

據《沅陵縣宗教誌》載,在近代,民國後期,寺內長期駐軍,破壞嚴重,殿宇傾頹。國民黨還將妙空方丈暗殺。新中國成立後,農村僧人絕大部分還俗成為勞動者,在龍興講寺內成立染織合作社,實現自食其力;年老無依靠的僧人由政府解決吃“五保”養老;個別堅持佛教信仰的僧人,則過上亦農亦僧,農僧並舉的生活。“四清”、“文革”時期“破四舊”,縣文宣隊“造反派”進駐寺院,將數百尊菩薩佛像砸爛燒毀,講寺徹底停止一切佛事活動,講寺內各種神像隨著塵世的喧囂聲送回“西天”朝佛去了。盡管如此,她氣宇軒昂的總體布局,更像一位曆經磨難的曆史巨人,慈光普照眾生。

所幸,大雄寶殿保存完好,行走在大殿內,甚至不經意掉下的灰土,都是一段傳奇!整個大殿飛簷翹角,精美玲瓏,琉璃金瓦,流光溢彩。雖然曆經明、清多次修葺,但是主體內的木結構、柱、粱、枋等,經鑒定卻仍是唐宋時期的古跡,那些寫滿曆史逗號與飽經風雨洗禮的鬥拱飛簷,彰顯曆史的凝重與歲月的滄桑。在這裏,稀世珍寶仍隨處可見:殿內的梭柱、柱下所墊的楠木均是建築史上的瑰寶;蓮花石雕世上再無第二,價值不菲;明崇禎年間禮部尚書董其昌親筆所書“眼前佛國”四字匾額,字體清瘦,筆鋒飄逸,柔裏藏剛,圓潤隨心。據傳,這是董其昌任湖廣教諭巡視辰州時,患眼疾,得寺內高僧施治,很快痊愈,於是就題下這塊匾額。站在殿前,回頭西望,酉水西來,沅江北去,水天一色,漁舟唱晚,西天佛國怎能不在眼前的呢?……目光被這眼前一片水扯得遠遠,便莫名地從心底生出一些感歎和幽思。麵對龐大的恢弘,龐大的頹廢,我心隱隱作痛,慚愧失語!

講寺複興 | 眾望所歸

“空殼”的龍興講寺古樸蕭瑟。前不久,講寺裏還在鬧“鬼”,為此,中央電視台科技頻道“探索”欄目還做了一檔子節目。揭開了龍興講寺木結構建築因晝夜溫差變化大,就會發生斷裂或者位移的聲響奧秘。經中央電視台一播,地球人都知道。在沅陵人心中卻是揮之不去的痛。

據悉,龍興講寺現為一座以建築展示、文物陳列及文物保管、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失去了原本的宗教活動場所麵目。1983年,龍興講寺設縣文物管理所,1987年成立縣博物館,與文物管理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均在寺內辦公。

記者在龍興講寺附近居民家中采訪和在騰訊微博展開民意調查顯示,97%的沅陵百姓迫切希望恢複它的香火。沅陵鎮施家巷20號顏家文老人說:“我三代人住在龍興講寺旁邊,感覺太清靜了,一點也不熱鬧。老百姓需要菩薩來保佑四季平安。拜菩薩還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不太方便。”

“我從小聽大人說,講寺內原來供奉佛像三尊,佛祖永遠麵含微笑,還有5米多高的觀音銅像,隻要心誠,恭敬地求簽敬佛,蠻靈驗的。當然,宗教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迷信,宗教給予人更多的是心靈的慰藉,恢複寺院香火,利於心靈的和諧。”沅陵太常鄉人,現在湖南師範大學學習的陳菊花對記者說。

9月份,我在QQ空間發表《沅水岸邊千年佛》轉載到微博後,一時跟帖多多。以下是騰訊微博跟帖摘錄:

一位名叫陳家浪人的網友留言:“龍興講寺是沅陵的寶貝,也是湖南的寶貝。別隻當作古建築來欣賞!既要中看,也要中用。”

浙江普佗山人:“我自駕來過沅陵,參觀過龍興講寺,與沅陵山水融為一體。但寺裏沒有佛像,卻躺著一具幾百年的男屍,有點嚇人,跟古寺格調極不相稱。”

沅江艄公:“龍興講寺現為國家級文保單位,除了國家出錢保護外。恢複香火,也是一種保護措施呢,終年香火燎饒,香炮轟鳴,本身就可驅逐一些蟑螂,臭蟲等小動物的危害。”

西山樵夫:“龍興講寺在曆史上就是佛教活動場所,是由僧人牽頭、出資,並積極組織十方信眾捐資出力,一分一厘錢,一滴汗一滴血,曆時千餘年建起來的,是由佛教組織管理、使用的社會公共財產。理所當然應該退還佛教界,恢複佛事活動。但有關部門總懼怕龍興講寺這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帽子,不合理、不合法。這遲早是要還的。”

鄭義哥哥:“龍興講寺是湖南省現在最古老的佛教場所,比南嶽大廟還早,佛教文化傳承千年而不衰,是聚人氣的地方,開放比不開放好。不論她是哪一級的文保單位,宗教場所的本質並不會改變,佛教場所搞法事活動不違法。”

記者在多方采訪中了解到,廣大佛教信士強烈要求開放龍興講寺的佛事;不少政協委員也曾多次提案要求開放龍興講寺的佛事活動。2007年6月,全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大法師親臨沅陵考察龍興講寺,就恢複佛事香火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說:“縣委、政府早已充分認識龍興講寺的巨大社會效益,從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看來,可以借鑒南嶽保護性開發的模式,開放龍興講寺,可以拉動和促進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既是恢複曆史原貌的需要,是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

當今,許多地方為開發旅遊資源,千方百計修建人為景觀。而現成的龍興講寺卻沉睡深山,不為人知。沅陵應以這座古老的宗教活動場所為載體,開放佛事活動,做到保護與開發的有機結合,實現宗教、文物、旅遊的聯動,向世人展示她的古典風采;利用 “文物保持單位可以利用自身條件”做活她的錦繡文章。那就是:利用龍興講寺的“名氣”、宗教場所的“靈氣”、信教群眾的“人氣”,拉動沅陵“宗教文化旅遊”主打品牌,從而實現龍興講寺開發與保護的雙贏。我們有理由相信,龍興講寺的興隆將為期不遠。

南宋古城 | 防禦與堤防傑作

湘南有句民間諺語:“茶陵的城牆,安仁的城隍”。如今,“安仁的城隍”已不複存在,而茶陵南宋古城基本保存完好,是湖南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宋代石頭城。

史料記載,南宋古城始建於南宋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當時,湘南暴發農民起義,義軍逼近茶陵。搞得湖南安撫使餘嶸,茶陵縣令兼軍使劉子邁焦頭爛額,這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餘嶸說:衡郴兩邑二道之門戶,其地大以要,孰如茶陵?於是,命劉子邁築城。紹定四年(公元1231年)動工,第二年竣工。曆經幾個朝代的修建、擴建,規模擴大、設施完備。樓亭相望,垛堞相連,氣勢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