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說到這,老人有點哽咽:“那時民工的條件太苦了,睡的是磚頭、木條壘起的連鋪,幾十個人一張大床。有的民工團還住在農民家的豬圈裏,照明用油燈。正是熱天修渠,沒有電風扇,蟻子又多,熱得半夜起來,還可聽見民工使勁地搖扇子聲。
唐月英說,不光是她家,灌區附近的每家每戶都成了臨時招待所,住滿了人。民工白天挖土抬石頭,晚上還要學習毛主席語錄,盡管如此,好像總有使不完的幹勁。”
讓趙詠秋內疚是,王先初的祖父埋在韶山灌區南幹渠杉山段紅線內,民工熱火朝天挖土方時,連同祖墳挖掉了,當作廢土廢渣填埋他處,至今屍骨蕩然無存,王先初卻毫無怨言。“如今,像王先初這樣為了國家建設,舍小家為大家,不計得失的人實在太少了。”趙詠秋說。
我其時想,韶山灌區的魅力在於環境極其惡劣,物質極度困窘,在幾近不可能的狀態下孕育的一種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精神;一種誇父追日、愚公移山的氣質;一種小我大愛、團結協作的高貴品格!它經過了幾十年的歲月洗滌,經曆了改革開放的滄桑巨變,仍在沉靜中釋放令人無法抗拒的力量,走近它,人們仍會心潮澎湃,甚至有那種進入聖地般虔誠的心態。
華國鋒稱讚杉山樣板工程
從空中俯瞰韶山灌區,宛如一條藍色飄帶在湘中丘陵盆地中迂回纏繞,遍布韶山灌區大大小小的渠道像土地的血管,維係著糧食高產的命脈。
記者隨同趙詠秋老人修建韶山灌區工程首站——古城鄉白龍村杉山段一路參觀一路采訪。這裏滿目青山,樟樹杉木遮天蔽日,綠影婆娑,林中鳥兒啼啾,一泓清波山林中蜿蜒,兩岸風光倒映水麵,流淌成一幅飄蕩的動感圖畫。
“48年前,這裏還是荒山禿嶺,沒有幾個人影子。搭幫修建韶山灌區,水通到哪裏,哪裏就綠水青山。”杉山附近村民、70歲譚光榮老人也有他的煩惱:“灌區通水後,樹木長起來了,水稻高產了,種植蔬菜品種多了,可渠道沿線的一草一木不能動了。自家田裏的禾苗被樹冠遮蔽陽光雨露,動一根枝條,一片葉子還得報告管理局,幾多麻煩。”
譚光榮指著不遠小水塘,說,從前這裏是一個大水塘,叫樟樹塘,管全村人吃的、用的水。渠道設計要從水塘中央過身。荊洲民工團花了3個月,把高處開挖的廢土,一擔一擔挑到這裏填平,還要夯實夯緊,幾個人舉抬幾百斤重夯石,上上下下,齊聲吆喝著。那個戰天鬥地的勞動場景,十分壯觀,如今看不到了。
1965年7月,趙詠秋和湯忠任率領荊洲民工團118名好漢,開赴杉山。“當時來到這裏,到處是光禿禿的黃土嶺,溝壑縱橫,一些灌木叢低矮少營養,好像永遠長不高。由於土質硬,民工們花費的力氣和流的汗,要比土質鬆軟的高出許多倍。”趙詠秋說。
“工程指揮部先期分給荊洲民工團500多米長,寬20米,深13米土方任務,沒有掘土機,全靠民工們一鋤一鏟,肩挑背扛運走土方。工地上人山人海,號子喧天,上上下下,你追我趕。”老人說到這些,神情激昂。
趙詠秋說,有一天,韶山灌區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華國鋒率領一幫子幹部,沿南幹渠視察工程進度,檢查工程質量,他發現我們杉山段民工利用廢土廢石填埋低窪的水塘、整理成菜地,壘成梯田,做到開挖了水渠,開發了當地,保持了水土平衡。就當即指示我和湯忠任,要繼續修理平整好,下次全線檢查,爭取成為樣板工程。我彙報情況時,華國鋒見我愛抽旱煙,就叫勤務員給了我兩包飛馬牌香煙。
華國鋒親臨工地後,民工們深受鼓舞,群情振奮,摩拳擦掌,挑起土來,一路小跑。早在工程前哨戰,華國鋒就提出“做出一個符合總路線精神的引水工程的好樣板來。”杉山樣板工程出現,正合華國鋒的心意。果不其然,1個月後,華國鋒帶領參觀團,再次來到工地,這次他還帶來一麵錦旗,鏽著“開河棄土成梯田,治山治水好榜樣”兩行字,在工地上,當場授給荊洲民工團。當時,省裏來了一個叫唐大柏的記者,叫我和湯忠任拿著錦旗和華國鋒一起拍了照,華國鋒當上中共中央主席後,省裏來人到家裏收集有關華國鋒同誌的文物,湯忠任就把珍藏的一張黑白照片上交了。
韶山灌區杉山段首戰告捷,有荊洲“土秀才”之稱的趙詠秋,心中湧動一種抑製不住的激情,頃刻間化作豪邁的詩篇:“杉山原本是光山,既怕山洪又怕幹;勞動大軍齊上陣,渠道梯田上畫刊。”
後來,趙詠秋又率民工團參與突擊灌區左幹渠梨樹塘難工險段。“險在切口進深達25米,常塌方,施工危險性大;難在開挖的土質是高白泥,黏性強,挖一鋤頭,就要用竹簽子把粘著泥巴刮掉。挑一擔土打個來回,鞋子粘上一大堆泥巴,一天穿爛一雙草鞋。我們沒被這些困難所嚇倒,難工險段會戰2個多月,就把渠道修通了。”趙詠秋感到自豪。
一項工程讓這方山水靈動起來,一項工程讓這裏景色如畫。昔時,勞動大軍如火如荼、爭先恐後的會戰,如今已沉寂於一渠清水,守持天地,灌溉沃土,潤濟世人、澤及天下而不怠……
再度出山 | 修建烈雁金河
1966年6月,韶山灌區建成通水,實現了“高山頂上修條河,河水嘩嘩笑山坡;昔日從你腳下走,今日從你頭上過。”的治水夢想。隨後,趙詠秋和湯忠任率領荊州民工連的原班人馬,馬不停蹄地修築韶山公路和韶山鐵路,為毛主席家鄉建設立下汗馬功勞。那一年,他才27歲。
時隔10年,曆史的機緣再次把趙詠秋和湯忠任這對“黃金搭檔”組合在一起。作為韶山灌區高標準配套工程的烈雁荊河(簡稱金河),於1976年春開工建設。倆人因為有修建韶山灌區的豐富經驗,再次被組織選中,參與金河標誌性建築——出口閘工程的建設,趙詠秋任工程監理和技術指導,管橋墩、護坡、泄洪池等工程質量;湯忠任負責工程的鋼筋、水泥、木材和砂石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