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實踐過程中,當病人個人的利益和社會公益發生矛盾時,如稀有衛生資源的分配、傳染病人的隔離等,醫務人員的意見要保持一致,並向病人或家屬耐心解釋、說明情況,希望他們服從社會公益、服從大局,同時使病人的利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某個或某些醫務人員絕不能在病人或病人家屬麵前挑動是非,以使病人或病人家屬對某個或某些醫務人員產生不滿,否則不僅影響醫患關係,而且也會影響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關係。
2.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在維護患者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共同目標下,雖然醫務人員有分工不同、職稱之分及領導與被領導之別,但是在工作性質、人格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彼此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
①尊重他人人格,相互體諒,出現矛盾時及時溝通、主動協商;②尊重他人的才能、勞動和意見。
2.彼此獨立、互相支持和幫助
醫務人員的專業、崗位不同,但是相互之間都要承認對方工作的獨立性,並且要相互為對方的工作提供方便、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才有利於共同目標的實現。
彼此信任、互相協作和監督醫務人賁之間的彼此信任是互相協作的基礎和前提。要立足於本職,從自我做起,在自己的專業崗位上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自己工作的可靠性和優異成績去蠃得其他醫務人員的信任。同時,醫務人員加強溝通和聯係,相互理解、諒解和消除存在的誤會。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和發揮優勢醫務人員在不斷進取和自我完善的基礎上,還要互相學習。在醫務人員之中,各自的年齡不同,專業各異,智能優勢和品格也有差別,互相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實現醫務人員之間的互補與師承功能。醫務人員之間互相學習,可以達到共同提高,並使自己優勢得以發展。
第五單元 醫德修養與醫德評價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醫德修養
①醫德修養的意義;②醫德修養的內容;③醫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二、醫德評價
①醫德評價的意義;②醫德評價的標準;③醫德評價的依據;④醫德評價的方式。
醫德修養與醫德評價是醫德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醫務人員個人醫德品質的形成、醫療衛生保健單位的醫德醫風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醫德修養
醫德修養是指醫務人員在醫學道德方麵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鍛煉和自我陶冶過程,以及在此基礎上達到的醫德境界。
1.醫德修養的意義
醫德修養與醫德教育、醫德評價相輔相成,它有助於醫務人員養成良好的醫德品質和人格完善,進而使醫療衛生保健單位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和促進社會的精神文明。
2.醫德修養的內容
醫德修養是以第二單元所述的醫德原則、規範提出的要求為主要內容,目的在於使醫&人員逐漸達到較高的醫德境界。
3.醫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醫德修養源於醫療衛生保健實踐,又服務於醫療衛生保健實踐。因此,堅持醫療衛生保健實踐是醫德修養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同時,還要堅持自覺、不斷地學習醫德理論知識、有的放矢、持之以恒、追求慎獨等醫德修養的途徑或方法,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醫德境界。
二、醫德評價
醫德評價是指病人、社會其他成員以及醫務人員依據一定的醫德原則、規範和準則,對醫務人員、醫療衛生保健單位的行為和活動的道德價值所作出的評判。由上看出,從醫德評價的主體上可分兩種: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社會評價是指病人和社會其他成員對醫務人員、醫療衛生保健單位的行為和活動的道德評價;自我評價是醫務人員自身對其醫療衛生保健行為和活動的道德評價。
1.醫德評價的意義
醫德評價是醫務人員、醫療衛生保健單位行為和活動的監視器和調節器,因而也是維護醫德原則、規範和準則的重要保障,並且使醫德原則、規範和準則轉化為醫務人員、醫療衛生保健單位行為和活動的中介和橋梁。因此,它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醫德水平,改善醫療衛生保健單位的醫德醫風以及促進社會的精神文明。
2.醫德評價的標準
醫德的評價標準是道德的善惡標準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活動中的具體化,它包括:有利,即醫務人員的行為和活動是否有利於病人疾病的緩解、治愈和康複,是否有利於社會人群的健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否有利於醫學科學的發展;自主,即醫務人員是否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公正,即醫務人員是否能公平、合理的分配衛生資源,是否能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活動中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患者等;互助,即醫務人員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和醫學科研活動中是否做到了互相支持、協作和幫助,以保證醫療衛生保健工作的正常進行和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
3.醫德評價的依據
醫務人員的行為和活動是由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構成的,而主觀動機要轉化為客觀效果,還必須要經過一個目的與手段的中介環節。那麼,在評價醫務人員的行為和活動時,究竟是看主觀動機或是看客觀效果,是看目的或是看手段,這就是醫德評價的依據。根據唯#主義的辨證觀點,醫德評價應堅持動機與效果、目的與手段的辯證統一,防止片麵的以唯動機論或唯效果論、以唯目的論或唯手段論去評價醫務人員的行為和活動。
4.醫德評價的方式
醫德評價的方式有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是社會評價的方式,也是一種客觀評價的力量;內心信念是一種自我評價的方式,也是一種主觀評價的力量。在進行醫德評價時,上述的三種評價方式相輔相成、互相補充,起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判、裁決醫務人員行為和活動的作用。同時,上述的三種評價方式也是緊密聯係、互相影響的,即醫務人員內心信念的形成離不開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而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在醫德評價中作用的發揮也必須通過醫務人員的內心信念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