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夜襲(1 / 3)

“跟老子玩陰謀,你們還太嫩!”楚天易得勝回營,臉上雖然一副悲戚之情,不過心裏早就樂開花了,因為經此一戰,他已經化被動為主動,鼎軍從匪軍“變”身為保衛上皇的正義之師,而朝廷軍成了追殺上皇的謀弑逆旅。

這還不算,楚天易還於軍前直指景泰帝是偽帝,篡權奪位得來的皇權不具合法性。其實楚天易這樣說也不是空口無憑,按說皇帝是終身職業,前任崩掉了,合法繼承人才能繼承皇位,這就正常的皇位交接程序。

當然,也有在皇帝活著的時候就進行皇位更替的,但是必須多走一個程序,這就是禪讓,甭管是被逼無奈還是心甘情願,都要用這種儀式詔示天下:老子自願把皇位讓給你小子。如果沒有經過禪讓這個程序就坐上前任的帝位的,這有一個通稱:篡。通俗地說,就是搶。搶來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被指為偽帝並不為過。

景泰帝就是這種情況,他之所以能坐上皇位,一是大臣見推,二是有太後首肯,偏偏少了上皇的禪讓。這本來不成問題,畢竟被敵國俘虜的皇帝能活著回來的可能性為零,上皇客死異鄉,還禪讓個屁?可現在偏偏就發生了這種尷尬事,上皇不但還活得好好的,還生龍活虎地跑回來了。

由於皇權至上,所以稍有一點瑕疵都會被人抓住作為造反的理由,如果景泰帝像他老祖宗朱棣那樣強橫,篡就篡,誰敢吱聲就滅誰十族,可他偏偏是半路出家,自己沒有多少實力也沒有強硬後台,憑借京師保衛戰勝利之名隻能勉強壓得住陣;而上皇就不一樣了,當了十四年皇帝,雖然寵信王太監幹了不少不得人心的事,但是為人謙和,有恩於很多人,以至於很多人心念故主。

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景泰帝不得不急著把“好哥哥”請回來,然後搞一個禪讓儀式,讓自己的帝位更加合乎宗法,這樣皇權才會更穩固。當然,這隻是景泰帝自己的一廂情願,楚天易可不傻:回去?!給你們當小醜耍?!不把皇位還回來,憑什麼讓老子自投羅網。

“讓部下都下去休息,朕一人可守此關。”卸下笨重的盔甲,楚天易對哈銘道。

“朝廷軍新敗,日間定不敢再大舉用兵,屬下擔心夜裏...”哈銘道。

“愛卿與朕英雄所見略同,讓人馬休息好,養精蓄銳,晚上可能還有惡仗要打。”楚天易拍了拍哈銘的肩膀,這個蒙古漢子也不傻啊。

鼎軍閉關不出,關外的明軍也沒有就此退去,經過適才一戰,明軍的鬥誌全無,又見四尊先帝靈位立於城頭上,更加不敢明火執仗地攻城,隻是安營紮寨設立柵欄,嚴防關內的鼎軍再次衝殺入軍營中。

朝廷軍中軍大帳,石亨一臉愁容地召見部將,商討戰計。雖然在北京包圍戰中占首功,並被晉封為侯爵,但是石亨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此戰如果不能把上皇帶回去,侯爺也就當到頭了。奈何師出無名,小兵不甚用命,且軍中流言四起,軍心更加渙散。如果拖延下去,再讓上皇搞幾次悲情演講,部下不打自散。

“小的以為,當派死士趁夜偷入關城將上皇救出,再發兵破關殺賊,方可盡全功。”一個謀士建議道,他自然知道所謂的救上皇不過是冠冕堂皇的說法,其實應該叫綁架上皇才對。

“萬一上皇不肯...”一個部將不無擔心地問道,他也知道上皇不是萬一不肯,而是一萬個不肯。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若不先將上皇救出,我軍投鼠忌器,根本無法與賊軍相抗。”那謀士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