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慘戰(2 / 3)

由於精銳騎兵已經被侄子帶走了,石亨帶領的援軍多是步兵,在麵對騎兵的時候是占盡劣勢的,這不,八百騎兵鐵蹄所過之處,那些本就被炮火打亂陣型的小兵除了躲閃之外,根本就沒法形成有效的阻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騎兵隊呼嘯而出。

這還不算,這支騎兵隊還發揚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精神,照著防守空虛的明軍大營衝去,一路破營而入,一邊殺人一邊放火,讓回救不及的石亨氣得直咬牙。

一邊是防守空虛的撫順關,一邊是在自己營中大肆殺人放火的鼎軍主力騎兵隊,這下輪到石亨不知如何決擇了。如果不回救,軍營很快就要被燒成白地,營帳燒了也就燒了,無所謂,關鍵是糧草,真被燒光了就得喝西北風。不過,如果現在不趁撫順關防守薄弱之機攻城,隻怕日後更加難以攻克,畢竟他手下的一萬多人隻是折騰了這一天一夜,死傷近兩千,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法。

正在石亨舉棋不定之際,他的侄子終於帶著近兩千殘兵過來與之會合,石亨當機立斷,派侄子帶騎兵回救軍營,他親自領兵攻城,兩不偏廢。石彪吃過鼎軍幾次大虧,正恨得牙癢癢,帶齊人馬就奔那支囂張到目中無人的騎兵隊去了,當然,在衝出火炮射程之時,又被城頭上的火炮一通亂射,打得他們更加心浮氣躁。

石亨帶領的是約五千步兵,這些長槍手火槍手弓箭手雖然機動性不強,不過攻城不像追敵,並不需要太強的機動性。這不,在石亨的督促下,同時在弓箭手和火槍手的掩護下,步兵隊如潮水般靠近城牆,架起雲梯開始爬牆。他們不是不想去攻城門,隻是城門口火燒正旺,人根本就沒法靠近,攻個屁,所以隻得老老實實地爬牆。

麵對如潮水般湧向城頭的明軍,城頭上的守軍也殺紅眼了,雲梯架上,就掀翻,與此同時,就是放火,棉被扔完了,就用燃燒瓶。這些燃燒瓶是臨時弄出來的,酒瓶加裝烈酒插上引線,點燃了就照人多的地方扔。城頭下的明軍也不甘示弱,弓箭不停地向上射,火槍也不時地向上射,也是殺紅了眼。

戰局就這樣僵持下來,關城下明軍死傷一批另一批又接著上,而城頭上的守軍也討不到多少好處,雖然楚天易把四張靈位分開置於城牆各處給部下當超級盾用,不過並不能擋住城下的槍林箭雨,幸好他們身上緊要部位都有盔甲護住,這些仰攻的箭羽來勢也減弱不少,所以不能射穿,不過火槍確實很討厭,總是有一些冒險冒頭的部下不小心中彈傷及手腳。

“戰局不利,把那些家夥拉到城頭上來。”楚天易自然不會看著部下白白犧牲,這個時候該出絕招了。

楚天易口中的家夥,其實就是箱式機弩,一次發射四十支的那種,屬於大規模殺傷武器,之所以忍到現在才拿出來招待敵人,是因為它們的數量少,隻造出十幾台來,而且裝箭麻煩,不到緊要關頭輕易不會動用。

現在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不用不行了。很快,幾台大家夥被扛到城頭上,每隔十幾米就放上一台,卻沒有急著發射,而是等,等到靠近的人多了,再搞一窩蜂。

城下的明軍見城頭上的守軍不再掀雲梯,以為是守軍扛不住了,所以更加不要命地向上爬。很快,就有人爬到城頭,正想四散搶占城頭,卻被補上來的守軍擋住了,雙方開始了白刃戰。這時候,城下的弓箭手和火槍手也停止的射擊,免得傷到自己人。

讓明軍感到欣喜的是,守軍好像是力戰不支了,一邊打一邊退,很快就有更多人搶上城頭,而守軍退著退著,就退到一個如蜂巢一般的大木箱旁邊,明軍自然不會慈悲為懷,衝過來撿漏。

“哢嚓”一聲脆響,那些木箱內突然飛出密密麻麻一排長箭,衝鋒在前的明軍躲閃不及,直接被射成篩子,並且向後飛退了數米。後續的明軍被撞倒在地,還沒來得弄清是怎麼回事,就見龜縮在木箱後的守軍揮刀砍殺過來,明軍這邊擠成一團,手忙腳亂自然無法匹敵,很快就被衝上來的守軍砍死砍傷,並被推下城去,那些還在爬雲梯的明軍被滾滾而下的同伴的屍體砸到,立馬不穩又一串串地往下掉,甚至連一些雲梯也被晃翻了。

城頭上的拚殺約莫進行了一刻鍾,攻上城頭的明軍大多被砍翻到城下,而剩下的幾十號人已經被嚇破了膽,退到雲梯邊就要逃。下麵的明軍見勢不妙,準備弓箭火槍支援友軍,卻見近十個大木箱被架到城樓邊,擋住了明軍的射線不說,呼地一聲,密密麻麻的箭羽居高臨下,如雨點般射入明軍前陣,數十人不幸中招,前陣陣腳頓時大亂。失去了槍林箭雨的掩護,城頭上的明軍很快就被打掃幹淨。

這一次城頭攻防戰,明軍損失近兩百,再加上剛才又耗掉了近三百,明軍減員十分之一。減員倒是其次,關鍵是士氣大減,城頭下層層疊疊地堆著數百具屍體,那些兵哥哥又沒有得白內障,所以任由石總兵怎麼催促,部下就是不為所動。

部下不願意用命,石亨也沒辦法,隻得等一等,等城門口的火熄滅後再想辦法死攻城門。同時,他還派兵把城下的屍體撈回來,免得這些屍體擺在那裏挫了軍心和士氣。

城頭這邊消停了,明軍大營那邊卻還在拚殺,不過激烈程度遠遠低於城頭這邊。鼎軍騎兵隊由哈銘親領,楚天易完全放權給他,讓他最大化地發揮騎兵的機動性靈活性等優勢,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盡量拖垮明軍。這不,石彪帶著近三倍兵力在後麵緊追,而哈銘則帶著部下一邊跑一邊向後射箭,由於他們每人都配有兩大袋箭,也不怕浪費。而且每人帶著兩匹馬,騎一匹歇一匹,打起運動戰來得心應手。

這一路追一路打,石彪也撤底被玩怒了,想急追上去砍殺一通,人家兩匹馬換著騎,有長力,自己這邊隻帶著一匹馬,跑上幾裏地就馬力不足,追個屁。而鼎軍也很不地道,明知道明軍跑不過自己,就跑跑停停,如陰魂不散。明軍追,他們就跑,明軍停,他們就停,明軍後退,他們就追。也不靠近拚殺,總之就是在明軍百米開外的地方晃悠,能把人活活折騰死。

更加氣人的是,這一百米的距離對明軍射手來說,射出的箭隻是強弩之末,對鼎軍來說,卻是遊刃有餘,而且他們不射全副鎧甲的人,隻射目標很明顯的戰馬,明軍的騎兵身上的鎧甲本來就笨重,如果失去了戰馬,他們的戰鬥力還不如一個步兵,所以每有一匹戰馬被射傷,明軍就損失兩員戰力,因為他們不能把失去戰馬的人留在原地送死,隻能讓他們與有馬的人同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