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的婚姻點亮一盞燈11(3 / 3)

有一位卡車司機談自己親身體會時說過這樣的話:“我和妻子吵完架後,如果雙方都呆在家裏,那氣氛就很緊張,彼此都難受。如果我開車外跑幾天才回去,妻子的氣往往消得差不多了,我們之間才有話說。所以,雖然辛苦些,但是跑長途運輸也不壞。”可見,司機跑長途,也給夫妻生活帶來了益處。

開頭提到的那對小夫妻分離時,都有點難割難舍,好像是要丟掉什麼似的。其實很不必擔心,當適當分離後,又重聚一起時,你會發現,你不但沒有丟掉什麼,相反,你倒得到了夫妻長期在一起得不到的東西。丟掉的東西重新回來了,沒有的東西得到了,那對小夫妻經過第一次的小別,會總結出這一體會的。

結果,比他們想的要好得多。

夫妻間的交往,僅僅是人際間交往的一部分。如何擴大社會交往,夫妻小別之時,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一對夫妻,除了相互交往外,連有同對方家庭成員的交往。這種交往可以促進互相了解,使家族群體產生凝聚力,更加親密無間。作為一個家庭,它同整個社會也有著剪不斷、鬆不開的聯係。這都要求每一個人真正地參加,並獻出自己的力量。假如,夫妻倆整年在一起,又按著習慣的分工,某一方多參與“外事”,另一方很可能不大同對方父母接觸,對社會交往一無所知,天長日久,就會造成社會知識的貧乏,社交活動能力的低下。夫妻兩人有一方外出,另一個人就要承擔起家庭的一切,包括社交活動在內。

有一個姑娘,結婚以後到了丈夫家。丈夫是一個“社會活動家”。一切“外事”活動都由他去參加。她本想也在這個新的環境裏,出出頭、露露麵,可是她並沒有機會。一次,丈夫出差去了兩個月,在此期間,她參加了街道會議,集體去植樹,到同樓各家去收取電費,還擔負起婆母那裏買糧買煤的任務,整天跑裏跑外,廣泛參加社會活動。她與多方麵成員接觸,增進了了解,建立了友誼,達到了感情上的溝通,做到了與社會其他成員的互勉互助。她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當她丈夫回來後,大家都向他講“你娶了一個何等好的妻子”。丈夫也深深感到,這兩個月的分離,使妻子大為變樣,變得更加能幹,變得知識那樣豐富,變得更加可愛。

這位妻子充分利用夫妻小別這一機會,為自己的成長作出了努力,收到了成效。

夫妻生活中的小別,這本來是件平平常常的事,大家並不在意。可是,卻引起了心理學家的注意,並把它作為研究的課題。根據他們研究的成果,向人間的夫妻提出了勸告:

在人們之間,親密相處可能導致否定的評價:一個人傷害親友的可能性大於傷害素不相識的人。夫妻大部分時間呆在一起,很難避免產生某種糾紛的可能性。

親密相處,消除了距離感,使關切的舉動變成習慣,因而失去了吸引力。而分離卻恢複了夫妻間的距離,一定的距離感可以讓夫妻發現雙方的新鮮處。

那些親密相處的夫妻,應該想辦法作某些適當的分離,這種分離純粹屬於一種手段,用來造成夫妻間的一點距離感,以維持雙方的新鮮感和吸引力。

“小別勝新婚”。夫妻短時間的分離後,再重新聚首,雙方情意更濃,愛情更富有魅力,那些長期在一起相處的夫妻,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