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沾化縣工業發展個案分析(2 / 3)

(一)沾化縣工業園區建設的基本狀況

近幾年來,沾化縣立足當地鹽堿地多、灘塗多、沿海資源豐富等優勢,在引進、發展優質項目的同時,更加注重以優質項目為載體,按照優質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從政策、資金投入等各方麵全力培植以電力、生態造紙、鹽及鹽化工、食品加工、皮革製造、高新技術為主導產業的六大工業園區。

明珠工業園區:以電力產業為主導,內有在建的沾化電廠2×150MW、4×660MW發電機組項目及以沾化電廠產生的大量粉煤灰為原料的一批新型建材企業。

思源湖工業園區:主要有已經投產的海韻生態紙業10萬噸漂白蘆葦漿項目和投資6―10億歐元的與奧地利合作的國際汽車設賽中心項目。

生態皮業城:以溫州客商投資為主,截至2005年上半年,有30多家企業入城,合同引資20多億元,2005年7月底第一家皮革項目――濱海皮業正式投產運營。

城東工業園:位於沾化縣東部,以供電價格低且電源充足、供水價格低且水源充足、供熱價格低且能力充足、供地價格低且地源充足、治汙成本低且能力充足、運輸成本低且運力充足的“六低六足”優勢為特點,規劃建成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新型工業區。截至2005年上半年,已開工建設項目16個。

沿海經濟開發區:位於沾化縣北部,主要以濱海鎮為中心,以鹽及鹽化工產業為主導。截至2005年上半年,已有15個項目落戶,累計到位外來資金10億元。

高科技產業園區:位於沾化縣南部,以大高鎮為核心,黃升鎮為輔,以大高航空城為載體,開展飛機製造、通用航空產業博覽、飛行員培訓等項目,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二)對沾化縣工業園區建設可行性的分析

1.區位優勢

沾化縣位於山東省北部,徒駭河下遊,北接京、津、塘,東連山東半島城市群,南靠省城濟南、淄博魯中城市群,地處黃河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的中心地帶。全縣土地總麵積332萬畝,其中耕地110萬畝、灘塗150多萬畝、濱海草場70萬畝,擁有海岸線170.5公裏。城區地勢平坦、微度傾斜,地形東南高、西北低。

2003年以來,沾化縣委、縣政府及縣交通部門搶抓上級補助機遇,大力推進“村村通等級路、村村通客車”工程。三年總投資2億元,改造農村公路1124公裏。2005年又投資6061萬元,建設了全長47公裏的濱州市“北部沿海生態科技產業開發帶”重點項目――“海天大道”一期工程,打通了一條省城濟南、濱州市區和沾化縣城直達渤海灣最便捷、最順暢的大通道。威烏高速和津汕高速經沾化縣境內的64公裏也全線開工建設。全縣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國省道為主幹線、縣鄉公路縱橫交叉、鄉村路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全縣客車村莊通達率達到98%以上,形成了“半小時交通圈”。沉寂17年之久的富國港恢複了通航,老港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大高航空城落成啟用,一個“海、陸、空”相互銜接的立體現代化交通大格局初步形成。2006―2007年,沾化縣交通事業預計投資30億元,重點建設六大工程:一是威烏、津汕高速及其引線建設;二是濱沾、黃大鐵路建設;三是港航二級開放口岸建設;四是幹線路網升級改造工程建設;五是“海天大道”二期工程建設;六是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建設。這六大工程建成後,沾化縣交通基礎設施將得到更大的改善,在推進全縣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跨越式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自然資源優勢

沾化縣擁有多種礦產資源,深層煤蘊藏和地下油氣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套兒河、大王北、邵家、義東四個油田;勝利油田駐沾化采油礦一個、采油隊五個,共打油井404眼;沿河貝殼礦藏量已探明2.43億立方米,貝殼開采、加工、銷售已成為縣境東部鄉鎮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