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千乘曾用筆名畫骨女子,花犯。1980年出生。職場老鳥,雜誌撰稿等。“驚濤藏筆端,爛漫遊紅塵”。
花襲人是揚州人,生於1982年的一個小縣城。都說揚州出美女,僅指平均分高一些,花襲人算是中人之姿。她的亮點還是有的,那就是說話的聲音和憨憨的笑。她說話時語速適中、清麗媚人,聽到這樣的聲音,你可以斷定這是個好脾氣的女子,可以說,你根本想象不出這樣的聲音發起火來是什麼樣子。
花襲人家裏是做小生意的,從小她就幫父母賣東西,每當她想讓別人以高出別家的價格買她家東西時,就會露出憨憨的笑。這種笑讓你覺得無害又無助,不自覺地完成交易。當你發現買貴了找回她家時,若是她父母在,多半會退錢給你,而若是花襲人在,她會用憨憨的笑和清麗的聲音做解釋,如果實在解釋不通,就把你認為多收的錢先暫放她這裏,等下次買東西時再均進去。
這就是花襲人的風格:有機會吃到嘴是一定要吃的,一旦吃進嘴,是絕對不吐出來的。
花襲人這樣的女性,生活中比比皆是:中人之姿、家境一般,工作能力有一點,過日子是精打細算了。見了鈔票就走不動路,打著自己精明的小算盤,堅持要嫁個鑽石王老五,最終能不能修成正果,也隻能說是“各人自有各人的緣法了。
當然,花襲人的本性隻有很了解她的人才知道,一般人都會認為花襲人是個老實能幹的孩子,這跟她看起來比較內向,笑容顯得很“憨大”有關。
這正是花襲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天賦聰明”:她下意識地以最討喜的方式出現,通過社會普遍認可的行為態度隱藏自己的真實性格。
什麼叫性格?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性格的養成和天性密不可分,另外一部分則與教育、社會環境等相關聯。
花襲人的爺爺是小學教師,他對花襲人的職場性格影響很大。他常講“柔能克剛,百忍成鋼;要想昂首挺胸就先低眉順眼;外表越蠢,表現越鈍,得利越深……”
而花襲人的母親則把擇偶不滿的牢騷,化為對花襲人的“愛情教育”:“女人隻有治得住男人才能在家庭有地位,要想治住男人就要掌握家中的財政大權;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要嫁就嫁個有錢的;男人就是吃了就走的流浪狗,所以不能讓男人輕易占了便宜;一個好女人不能賣弄風騷,塗脂抹粉就是賣弄風騷;遇到了有價值的男人要去想辦法嫁給她,就象遇到憨大客戶就不能讓他跑了一樣……”
她的爺爺和母親都認為自己的教育非常正確。爺爺的教育充滿著傳統儒家、道家思想的智慧,主要是如何做人處事的,有避害的有趨利的,也確實是爺爺人生實踐所得;而母親的教育多半是由婚姻現狀產生了對理想婚姻的“補償幻想”,隻能算是一廂情願的“夢中談兵”了。這種“夢中談兵”式的教育缺乏對自身條件的審視,加上缺乏實踐基礎,無疑是偏頗可笑的。但這種教育在花襲人還沒有分辨能力時就已“入侵腦細胞”,成了花襲人的“共生體”。
因此,花襲人在對待男人時就不由自主地按她的“家教”去做。可惜的是,她既無美貌又缺乏風情和手段,因此,在學校時就無人問津,畢業之後更是很快淹沒在“花紅柳綠”中。
上天總還算公平,在愛情麵前毫不吃香的花襲人在職場中的卻屢屢獲利,這多半和她爺爺的教育有關。這些道理中原本也有“利人”的,但偏偏花襲人就記住了最為“利己”的。這就是人的天性決定的。後天教育的影響最多隻能使花襲人做到表麵上的正直,這種表麵上的正直隻是為了適應社會而披的一層“道德的外衣”。這件“道德的外衣”就像“人的眉毛”,實際用途雖然有限,但卻無疑可以避免被其他人視為“怪類”,幫助你很好地藏於人海中,得到團體的認可。
爺爺講的那些道理顯然並不僅僅隻可為花襲人織一件“道德的外衣”,如果她願意靈活運用,必會戰果累累。
注定花襲人人生轉折的那次應聘,就是運用這些道理的“戰果”。
那是本城一家據說規模很大的台資房地產開發公司招聘,職位很多,薪水誘人。花襲人與眾多的應聘者一起擺成一條“長龍”,由於等的時間較長,不少人開始抱怨,抱怨的結果必然會影響應聘時的心態,一旦坐到招聘者麵前,心浮氣躁表露無疑。
花襲人從不抱怨。這不是說她修養有多好,而是她知道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她來人才市場是應聘的,隻要招聘單位在,隻要這不是一條假消息,她覺得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