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網絡遊戲及其特點(1 / 3)

一、網絡遊戲

網絡遊戲(Online Games)是以互聯網或局域網為載體,一種有意識控製的係統的訓練,有一定的規則,其中存在兩個勢力的競爭。遊戲的本質包括視覺、空間技巧和很多社會因素,以完成一定任務為目的。一般來講,網絡遊戲由玩家、規則和情境為主要構成要素。遊戲中的常用語是玩家之間的相互砍殺——PK(Player Killer)。

1. 玩家

玩電腦遊戲的人通常稱為玩家。在單機遊戲中,玩家隻與計算機發生互動;而在網絡遊戲中,玩家則還通過互聯網與其他玩家發生互動。由於網絡遊戲給玩家們提供的是一個虛擬的環境,因此,玩家並不代表其真實身份,而以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自居。這樣,玩家在網絡遊戲中能體驗到獨特的身份感,可以滿足在現實生活中滿足不了的精神享受和價值體現。

2. 規則

每一種網絡遊戲都建立在一定的規則之上,每一個玩家都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不守規則者被拒之網絡遊戲門外。規則是網絡遊戲的一個尺度,而且這種規則是遊戲設計者通過程序來設定的,破壞規則的玩家將受到網絡管理員的製裁。

3. 情境

情境即網絡遊戲中所創設的虛擬環境。在這個虛擬實物以及它們在時間和空間的互動中所構成的充滿吸引力的情境中,網絡遊戲者可體驗到超乎現實的美妙感受。例如,在遊戲中扮演不同角色;在這裏可以穿戴理想服飾;飼養寵物;與他人進行物品交易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遊戲在情境創設上也日趨完善,這使得網絡遊戲變得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二、網絡遊戲與電視、普通遊戲和單機版遊戲的不同

1. 網絡遊戲與電視

電視是一種可以使人成癮,進而影響人們生活的一種媒介,它具有情節性,畫麵感,非現實感,而且價格低廉,廣受人們的喜歡,也被稱為是“時間殺手”。另外,電視對大學生的影響,體現在大學生會主動模仿其中的片斷,也就是它提供了一個生活模式,並提供了一種生活的結果,大學生會為了結果而去複製該種生活模式。而這些特點也恰恰是網絡遊戲同樣具備的。與電視不同,網絡遊戲具有互動性,玩家可以直接參與到遊戲中,這也是玩家和電視觀眾的差別,表麵上看玩家才是遊戲的主角,他可以改變故事的進展,他是主動、積極的,甚至是可以控製自己遊戲命運的人。

2. 網絡遊戲與普通遊戲

遊戲是我們童年的夥伴,無數研究都表明,兒童最初對規則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的了解都來自於遊戲。兒童可以在遊戲中扮演一個角色,然後根據其他人對角色的判斷來調整自己的位置,同時根據自己的需要判定其他人。角色性是所有遊戲共有的。好的遊戲可以幫助兒童樹立健康的道德觀念,健康的競爭和合作觀念,並使他們對現實社會有一個清楚地了解,這些特點是網絡遊戲和普通遊戲共有的。但網絡遊戲的發展卻不止於此,普通遊戲大多是以真人為玩伴的,而網絡遊戲則不需要有真實的個體參與,隻要有一台電腦就可以了。在普通遊戲中,遊戲是增進人們感情的重要途徑,而在網絡遊戲中則有所區別,對於一些通過遠程登錄即可以完成的遊戲來說(比如,聯眾世界),遊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單純的娛樂。普通遊戲隻有一個簡單的評判,勝負很難被人們牢記,而在網絡遊戲中,人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成績,並為了增加成績而將遊戲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3. 網絡遊戲與單機版遊戲

單機版遊戲是一人一台電腦的遊戲,它體現出的是一種休閑的狀態,而網絡遊戲則時刻處於一種競爭的狀態。網絡遊戲的問題是人與技術之間產生的問題,還是人與人之間出現的問題,這一直都是學者們爭論的焦點,如果對比一下單機版遊戲就可以看出,單機版遊戲體現出的是人與機器之間的競爭,而網絡遊戲更多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網絡遊戲中,技術隻是成為了一個載體,玩家的目標不是要打敗電腦,也不是為了要征服遊戲,而是要打敗那個“陌生”的對手。這樣的心理狀態也更容易激發人的情緒。

4. 網絡遊戲與其他網絡行為

除了網絡遊戲,網絡行為還包括網絡交友、獲取信息、對外聯絡、學習、網上購物等等,這些行為都依托網絡產生,所以都具有情節性、互動性和永無止境性。擁有了這些特點,也就是說這些行為容易使人們沉迷其中。但網絡遊戲與其他行為也有區別,它強調遊戲的競爭性、合作性、激發性。競爭和合作使遊戲更加吸引人參與,而激發性則是指網絡遊戲能夠調動人的熱情,而離開網絡遊戲之後仍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