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毒泉之謎(1 / 1)

泉水是從地下流出的水源。世界上有多種多樣的泉水,它們的成因、溫度、成分、形態都有很大的差異。有熱泉、溫泉、冷泉,也有上升泉、下降泉,還有能影響人體生理作用的礦泉等。關於這形形色色的泉水,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這個故事要從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說起。蜀國丞相諸葛亮受昭烈帝劉備托孤遺詔,立誌北伐,以重興漢室。就在這時,蜀國南方的一支南蠻軍隊又來侵犯,諸葛亮當即揮軍南征。到了南蠻之地,雙方首戰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南蠻的首領孟獲。但孟獲卻不服氣,說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次失敗不足以讓他心悅誠服。

諸葛亮聽說後就放走了孟獲,在下一次交戰時又輕而易舉地擒獲了他。如此反複四擒四放,孟獲無計可施,就逃到自己的朋友禿龍洞洞主朵思大王那裏尋求救援。

朵思大王給孟獲出了個主意,他說:“諸葛亮雖然足智多謀,但他未必熟悉我們這裏的地形條件。我們這附近有四個毒泉,你想辦法把那些蜀兵引過來,他們沿路上沒有水喝,若見到這四眼泉水,一定會痛飲一番,到時候不管蜀兵有多麼勇猛,隻怕也是有來無回了。”

孟獲聞聽大喜,忙問是哪四泉。朵思大王說:“這四泉中一個是啞泉,泉水很甜,可是人要是喝上一口,就不能說話了,不出十天一定會死;第二個叫滅泉,泉水看起來和普通的溫泉差不多,可是要進去沐浴,就會皮肉潰爛,見骨而死;第三個叫黑泉,它的泉水雖然不是黑色的,可要是一旦濺到身上,手腳就會變成黑色,人也會馬上死去;最後一個是柔泉,泉水冰涼清澈,可是要喝了這柔泉的水,全身也會變得冰涼,最後身軀軟弱如綿,很快死去。”

孟獲聽得連連點頭。第二天,他就率領小股軍隊去蜀營挑釁,將蜀軍引到啞泉附近,便躲了起來。這天由於天氣炎熱,將士們早已十分幹渴,看到那清涼的泉水,都非常高興,一個個下馬爭飲啞泉水,結果片刻之後,都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胸口也覺得十分憋悶。正在這危急關頭,當地的一位好心人從山林中走來,指點蜀軍找到了山林深處的一間草庵,喝下了草庵後的“安樂泉”,這才吐出了一口惡痰,恢複了言語。好心人還告訴蜀軍千萬不要喝另外三處毒泉,想喝水的話隻能自己掘地開鑿泉水。蜀軍按照好心人的指示,安然到達了禿龍洞,又一次擒獲了孟獲。

這個故事中提到的4個毒泉和有解毒功效的“安樂泉”,可能確有其事。比如讓人說不出話的“啞泉”,據科學家考證就位於雲南巧家縣境內,名叫“堂狼毒泉”。這裏的泉水含鈣、鎂、銅等礦物質濃度極高,因此硬度嚴重超標,幾乎超過一般飲用水標準的一倍多。如果少量飲用就會感到又苦又澀,而過多飲用便會引起中毒,使聲帶神經受到麻痹,出現失聲、嘶啞的情況,同時還會伴有全身反應,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有生命危險。

至於這個“啞泉”的成因則是因為泉水在地下流動途中,溶解混合了一些岩石礦物的化學成分,把附近的鈣、鎂、銅等礦物質帶入了泉水中。而“安樂泉”可能是一種堿性泉水,蜀軍飲用後與含銅鹽的水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不溶性沉澱物,能洗胃解毒;“柔泉”可能是含毒氣的冷泉,“滅泉”則是水溫很高的熱泉。熱泉主要成因是當地表水下滲受熱,或是地下水與地下熾熱的岩漿接觸時變成地下熱水或蒸汽而形成的。

除了這4種毒泉外,自然界還存在著很多奇特的毒泉、毒河等,比如哥倫比亞的一個火山地區就有一條毒水河,水中含有高濃度的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過往行人如果不慎喝下幾口河水,就有中毒身亡的危險。此外,隨著工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很多地方不合理開辦工廠,汙水處理設施也不夠完善,造成工業廢水、廢渣汙染水源,也會人為地製造出一些“毒泉”,對人民的身體健康危害極大。

層出不窮的汙染事件一再向人們敲響警鍾,為了人類的健康和未來,我們需要合理地運用科學知識,減少甚至停止人為地生產“毒泉”,保護好我們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