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四川珙縣、福建武夷山、湖北宜昌等地,有一種古老而奇特的喪葬習俗——懸棺葬,就是把死者的棺木高高地懸置在距離地麵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懸崖峭壁上。現在當人們坐船遊覽三峽時,還不時能看到那些神秘的懸棺。
這些懸棺的主人究竟是誰?他們的棺木為什麼會被放置在高高的懸崖上?古人又是通過怎樣奇妙的方法把這種幾百斤重的棺木放到懸崖上的呢?人們對此感到十分困惑。
後來,有一些迷信的人把懸棺稱為神仙的墓室,他們說神仙既然有騰雲駕霧的本領,那麼在懸崖上放置棺木也沒有什麼困難之處。他們還說懸棺裏一定埋藏著無字天書和大量金銀財寶,等著有緣人去開啟。可是,當一些明理的人質問他們“神仙不是長生不死的嗎,怎麼會為自己設下棺木”時,他們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盡管如此,懸棺還是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神秘感,很多人都認為其中必有鬼神的力量。1933年,一位姓陳的地方官為了探究懸棺的奧秘,雇了兩名樵夫,想盡辦法從某處絕壁上掀下了兩具懸棺,並把其中一具運到一所中學考察、展覽。這件事在當地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說這位官員觸怒了鬼神,必將遭到報應。說來也巧,沒過多久,那兩名樵夫竟然在一次意外中不幸慘死,這更加讓人們感到恐懼了。第二年,一位姓熊的賑災官員恰好到那所中學參觀,當他看到懸棺及棺木中的遺骸時,不免大驚失色,又詢問了慘死的樵夫的故事,便有些坐不住了。他一本正經地對校長說:“古人留在懸棺中的遺骸怎麼能這樣隨意地玩弄呢?請以禮相待。”校長聽了,心中雖不讚同,卻拗不過這位大人的威嚴,最後隻得將懸棺遺骸歸葬了事。即便如此,這位熊大人仍覺得難以心安,又親自寫了一篇誄文,還來到懸棺所在地虔誠地拜祭一番,對懸棺主人道歉說:“並非我有意毀壞您的棺木,冤有頭,債有主,請去報複那個姓陳的地方官。”許多年後,當蒙在懸棺上那神秘的麵紗被一點點解開後,這位熊大人的所作所為也成了當地的笑談。
懸棺這種奇特的景象與所謂的鬼神沒有任何關係。它之所以會呈現出現在這樣令人驚異的樣子,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與當地的地形地貌變化是分不開的。現在遺留下來的懸棺,很多都有兩三千年的曆史,年代最晚的也在400年以上。它們絕大多數都被安置在臨江麵水的懸崖絕壁上,體現了古代人民“麵水而居”的觀念。在漫長的歲月中,懸棺所在的地區地理形勢一再發生變化。比如福建武夷山九曲溪,在長期河水衝擊河床的自然力的作用下,水位就可能比之前降低了很多。當時放置棺木的位置自然就不會像現在所看到的這樣高峻。當然,古人究竟是利用何種先進的搬運技術,將懸棺置入高崖中的洞穴,目前還不清楚,有待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