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壁畫是古代藝術家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不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茫茫大海深處,有一處奇妙的海底洞穴,裏麵竟然也有一幅精美的洞穴壁畫。這一海底洞穴古跡的發現,說來頗富傳奇色彩。
1985年,洞穴探險者亨利·科斯克產生了一個大膽想法,他要去探索蘇爾密島附近海底沉睡的古代寶藏。於是他專門購買了一艘長14米的拖網漁船克魯馬農號,開始了他的海底探寶生涯。
有一天,他在水深36米的海底發現岩壁上有個隧道,他馬上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好奇心,猜測洞內會不會藏著珍寶。他試圖鑽進去看看,可是剛深入幾米,隨身攜帶的水下照明燈就熄滅了,加之海水混濁,看不清周圍的景物,不得不暫時中斷探險。
從此以後,這個隧道一直留在亨利的腦海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再去探險。5年後,亨利終於找到了這個隧道口,這次他準備充分,因此得以順利進到隧道盡頭的洞穴,借助強烈的手電光束,他看到洞穴內石壁上有手的印跡。這更引起他的好奇,決心要探個究竟。他特邀了卡西斯潛水俱樂部的6個夥伴,組成水下探穴隊,再一次回到這個海底隧道。
雖然水下隧道狹窄蜿蜒,海水昏暗難辨方向,還有海流夾帶泥沙的陣陣衝擊,但他們堅強地克服了這些困難,潛遊了約20分鍾,終於順利地通過了這條長約200米的水下隧道。
當他們浮出海麵時,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們置身在一個高出海平麵4米的洞穴裏,裏麵有千姿百態的鍾乳石;亨利用照明燈四處照了照,竟發現石壁上有一幅壁畫,其中有3隻清晰可見的手印,就是亨利上次探險見到的畫麵。而更讓他目瞪口呆的是那些線條簡單的動物壁畫,分別勾勒出了野馬、野牛、鹿、山羊的形象,無不栩栩如生。亨利等人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趕緊對壁畫進行拍攝。不過他們心中仍然存有疑惑,無法判斷這些壁畫究竟是不是史前藝術家的作品。
後來,亨利把這個發現公之於眾,並要求政府出麵采取措施保護這些珍貴的壁畫。接著,他帶領一支專業的水下探險隊再次潛入海底洞穴,采用現代分析儀器對洞穴內的氧氣、水、木炭、岸石等進行了調查研究,證明洞內的藝術壁畫確是史前藝術家用黑色木炭和紅色土完成的。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不禁要問,遠古時代的藝術家是怎麼潛入這個洞穴,並完成壁畫創作的呢?洞穴壁畫為何能夠保存得這般完好如初呢?
原來藝術家創作這幅壁畫時,還處於冰河時代末期,地球的平均氣溫曾經比現在低10℃~15℃,全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大陸被白茫茫的冰雪覆蓋,海平麵比現在低100米以上。這個水下洞穴當時無疑處於海平麵之上,藝術家當然可以很容易地從懸崖的通道口走進洞穴進行創作。據專家分析,史前藝術家可能是在動物脂肪裏混入有色礦石粉末,製成油彩,然後將手貼於石壁上,再用空心的獸骨,將油彩吹噴到石壁上製成了這一千古傑作。後來冰河時代結束,氣候轉暖,海水上漲,海水就將整個洞穴密封起來。洞穴內適宜的氣候,自然就成為壁畫的保護神,避免了氧化和汙染,因此這幅傑作才完好如初地保存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