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從確診為早孕時開始,孕l6周前應對有遺傳病家族史或分娩史者行絨毛培養或羊水內細胞染色體核型分析,孕20周起進行產前係列檢查,36周前每4周查1次,36周起每周查1次。高危孕婦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

2.首次產前檢查

應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身檢查、產科檢查,繪製妊娠圖,並進行輔助檢查,包括常規檢查血象、血型、尿常規和B超。

3.複診產前檢查

如前次產前檢查有特殊情況或症狀出現,應予相應治療,測量體重、血壓、尿蛋白、複查胎位、胎心率、官高、腹圍、必要時B超檢查。

三、孕婦管理

包括實行孕產期係統保健的三級管理、使用孕產婦係統保健卡及對高危妊娠的篩查、監護和管理。

1.實行孕產期係統保健的三級管理

在我國城鄉,對孕產婦均已開展係統保健管理,采用醫療保健機構的三級分工。城市開展醫院三級分工(市、區、街道)和婦幼保健機構三級分工(市、區、基層衛生院)。農村也開展三級分工(縣醫院和縣婦幼保健站、鄉衛生院、村婦幼保健人員)。

2.使用孕產婦係統保健卡

建立孕產婦係統保健卡製度,為的是加強管理,提高防治質量,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圍生兒死亡率和病殘兒出生率。

3.對高危妊娠的篩查、監護和管理

通過確診早孕時的初篩及每次產前檢查及時篩查出高危因素。要專冊登記,並在卡上作特殊標記。對高危因素複雜或病情嚴重者,應及早轉送上一級醫療單位診治。上一級醫療單位應全麵選擇對母兒均最有利的分娩方式。

四、胎兒宮內監護及胎兒宮內診斷

1.胎兒宮內監護

妊娠早、中、晚期通過不同手段進行監測。早期通過婦科檢查或B超等,中期通過宮高、腹圍、B超(胎頭雙頂徑)等,晚期通過宮高、腹圍、B超雙頂徑、胎動計數、胎兒監護儀、胎兒心電圖、羊膜鏡檢查、B超胎盤位置及成熟度等手段。

2.胎盤功能檢查

測孕婦尿雌三醇、血清遊離雌三醇值及胎心監護。

3.胎兒宮內診斷

①孕l6~20周羊水細胞培養作染色體核型分析;②妊娠早期絨毛活檢;③測定羊水中有關酶診斷代謝缺陷病。

第六單元 正常分娩

考試要點

一、決定分娩的三因素

①產力;

②產道;

③胎兒。

二、枕先露的分娩機製

①銜接;

②下降;

③俯屈;

④內旋轉;

⑤仰伸;

⑥複位及外旋轉;

⑦胎兒娩出。

三、分娩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①先兆臨產;

②臨產的診斷;

③產程分期;

④第一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⑤第二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⑥第三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決定分娩的三因素

1.產力

①子宮收縮力是主要產力。②腹肌和膈肌收縮力,是第二產程娩出胎兒時重要輔助力量。③肛提肌收縮力,有協助胎兒及胎盤娩出作用。

2.產道

分骨產道與軟產道兩部分。

3.胎兒

胎兒大小是決定分娩難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枕先露的分娩機製

包括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複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等7個動作,是連續的,下降貫穿於整個分娩過程中。

1.銜接

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麵,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經產婦多在分娩開始後胎頭銜接,部分初產婦可在預產期前1~2周內胎頭銜接。

2.下降

胎頭沿骨盆軸前進的動作,稱為下降。胎頭在下降過程中,受骨盆底的阻力發生俯屈、內旋轉、仰伸、複位及外旋轉等動作。

3.俯屈

胎頭以枕額徑進入骨盆腔後,胎頭枕部遇肛提肌阻力,變胎頭枕額徑為枕下前囟徑。

4.內旋轉

胎頭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矢狀縫與中骨盆及出口前後徑相一致,胎頭於第一產程末完成內旋轉動作。

5.仰伸

胎頭下降達陰道外口時,宮縮和腹壓繼續迫使胎頭下降,而肛提肌收縮力又將胎頭向前推進,胎頭枕骨下部達恥骨聯合下緣時,以恥骨弓為支點,使胎頭逐漸仰伸,當胎頭仰伸時,胎兒雙肩徑沿左斜徑進入骨盆入E1。

6.複位及外旋轉

胎頭娩出後,為使胎頭與胎肩恢複正常關係,胎頭枕部向左旋轉45°,稱為複位。胎肩在盆腔內繼續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線旋轉45°時,胎兒雙肩徑轉成與出口前後徑相一致的方向,胎頭枕部需在外繼續向左旋轉45°,以保持胎頭與胎肩的垂直關係,稱為外旋轉。

7.胎兒娩出

胎頭完成外旋轉後,胎頭及雙肩相繼娩出,胎體及胎兒下肢隨之順利娩出。

三、分娩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1.先兆臨產

假臨產、見紅、胎兒下降感。

2.臨產的診斷

出現規則而逐漸增強的宮縮,伴隨進行性宮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

3.產程分期

①第一產程又稱宮頸擴張期,初產婦約需ll~12小時,經產婦約需6~8小時。②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初產婦約需1-2小時,經產婦通常數分鍾即可完成。③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約需5~15分鍾,不超過30分鍾。

4.第一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①臨床表現為規律宮縮,宮口擴張,胎頭下降直至宮口開全(100m),胎膜破裂多發生在宮口近開全時。②觀察產程進展,用聽筒或胎心監護儀監測胎心,監測血壓,破膜時檢視,鼓勵飲食,精神安慰等。

5.第二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①臨床表現為產婦有排便感,不自主屏氣,會陰漸膨隆變薄、肛門鬆弛,繼之胎頭撥露、著冠、胎頭娩出、胎兒娩出。②密切監測胎心,指導產婦屏氣,做好接生準備。

6.第三產程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①臨床表現為宮縮暫停數分鍾後又出現,胎盤剝離。②正確處理第三產程,需要時人工剝離胎盤防止產後出血;處理好新生兒;觀察產後一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