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陽光寄給你27(1 / 1)

總統是怎樣煉成的

文/感 動

他出生在巴西東北部伯南伯哥州的一個農民家庭裏,他是這個貧苦之家的第八個孩子。

所以,他不是父母的喜悅,而是沉重的負擔。父親為了養家,隻身前往聖保羅桑托斯港做工,母親一人要照顧他和他的七個兄弟,這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童年的幸福對他來說短暫得如曇花一現。十二歲那年,他就開始到街上擦皮鞋、做報童掙錢貼補家用,他在街上經常受到欺淩,但他總咬著牙,回到家後隻字不提。十四歲時,他已正式在一家金屬工廠上班,每天十二小時繁重的工作和頻繁的夜班,讓災難降臨到他的頭上,他左手的小拇指在一次工作中被車床無情碾去,黑心的工廠主隻給他一點微不足道的賠償。身體和心靈的傷痛沒有讓他退縮,反而使他暗下決心:出人頭地,捍衛自己和所有生活在社會底層人的權益。

二十二歲時,他加入了冶金工人工會,由於他肯為工人說話,處處維護工友們的權益,得到了眾多工人的擁護。但打擊卻又接踵而來,他的妻子因為難產而去世。一個剛剛組建的幸福家庭就這樣夭折了。他擦幹眼淚,斬斷傷痛,重新振作起來,繼續為窮人的利益奔走呼籲。但不幸再次光顧了他。1980年4月,在準備發動一次罷工前,他被逮捕,並被判處三年半的監禁,他的世界一下子昏暗無光,在獄中,他受盡寂寞,須發皆白,但那顆堅強的心卻沒有絲毫的屈服和退縮。在人們的驚訝中,他又重新出現在陽光之下。

1989年,巴西舉行總統大選。他滿懷信心地參加選舉,並以三千一百萬張選票順利進入第二輪,不幸的是,他遇到了更加強勁的對手,並在最終的投票中敗北。

輸了大選,卻沒有輸掉信心。他重整旗鼓,再接再厲。1994年,他再一次參加總統選舉,這一次,他遇到了更強的對手,又一次敗在了對手麵前。他卑微的出身和隻受過小學五年的教育一度成為對手的笑柄。然而,不屈服的性格讓他越挫越勇,屢敗屢戰。幾年後,他第三次參加總統選舉,卻依然沒有成功。

任何人都會以為,三次的失敗和打擊,是可以擊垮他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對自己充滿信心。經過臥薪嚐膽,他第四次向總統寶座發起了挑戰。

這次,他以絕對多數的優勢當選為巴西新一屆總統,這位巴西曆史上第一位貧苦工人出身的總統叫盧拉。

回顧自己的人生曆程,盧拉這樣說:人生中的每一次失敗,對你而言都是一次豐厚的收獲,因為,每與失敗較量一次,都昭示著你向成功又邁進了一步。

而最終能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曾飽經失敗磨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