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是風的一麵旗幟
文/李丹崖
她是一個自卑的孩子,從不愛和別人交往,許多小夥伴也對她敬而遠之,隻是這些也就算了,更可悲的是,她的學習成績也差得一塌糊塗,許多老師在課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評她,因為,同一道題,她經常能錯三遍。
她有自閉症。這已經成為有目共睹的事實。許多同學開始排擠她,大家認為,她是一個悶葫蘆,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樂的心情也會瞬間變得低落起來。她也察覺了夥伴們對她的疏遠,於是,一個人搬著課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裏,從那天開始,她也覺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課堂和琅琅的讀書聲對於她來說是事不關己的,她關心的隻有窗外的世界,靜靜的泡桐花開了,穿過窗子透進絲絲香甜,鳥兒們在樹間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著,嬉戲著……她是多想讓自己變成一隻鳥兒呀!一隻無憂無慮的鳥兒,和群鳥在蔥蘢的樹木間追逐,在廣袤的天際裏振翅,她是個煩惱的絕緣體。
春走後,夏天把秋天引了過來,窗外那棵泡桐開始落葉,就連樹上的鳥兒也喑啞了,許多候鳥已經南遷,積攢了這麼久,她第一次在一個課間痛哭流涕,她哭著說,都走吧,就連鳥兒也會拋棄她,曾經的一樹新綠也變成了滿眼枯黃,上帝為何非要給她一個黯淡的世界?
不知道什麼時候,班級裏新來了一名語文老師,老師姓徐,長得特像徐靜蕾,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她,暗地裏叫她“靜蕾老師”。“靜蕾老師”給班裏上的第一堂課是帶領大家玩成語接龍的遊戲,用黑板擦作為接力棒,傳到誰那裏,如果接不上來,就要罰唱一支歌,或者是一篇作文。
隨著一聲清脆的掌聲,接力依次進行,很快就傳到了她,當時,她還在望著窗外發呆,不知不覺中,一個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繼而聽到了同學們的歡呼聲,那歡呼是一種刺耳的嘲弄。
她不會唱歌,按照“遊戲規則”,她選擇寫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來,“靜蕾老師”是個非常和藹的人,對她說,沒問題,即使第二天交不上來也沒事,隻要用心了,寫多少是多少。
這一次,她沒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寫給了自己的老師聽:她是一個苦命的孩子,三歲那年,母親就離家嫁到了外鄉,父親給她娶了一位後媽,盡管後媽對她很好,但是,她總覺得那是一種虛偽,六歲那年,他的父親得了一種怪病,從此喪失了說話能力,她失去了最後一位可以溝通的對象,於是,隻有在自己的生活裏選擇沉默。她在自己作文的最後一段裏說,我是一棵孤單的小草,我的生命裏仿佛隻有秋天……
第二天,“靜蕾老師”在課堂上鄭重其事地表揚了她,說她是個守信的好同學,按時交上了作文,而且寫得很好,至於作文的內容,“靜蕾老師”卻隻字未提。那天,“靜蕾老師”把她的座位由最後一排調到了講桌下的第一排,並當著全班同學的麵給了她一個甜甜的香吻!
從那天起,她仿佛像蟬蛻一樣換了一個人,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績上去了,同學們也爭先恐後地與她交往,學期結束,她還做了班長呢。
十年後,她考上了省內一所名牌師範大學,畢業以後,她義無反顧地返回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師。她給自己的學生講的第一堂課叫做《草是風的一麵旗幟》,她在課上說,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會孤單,因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為風鋪開一麵綠色的旗幟!
也許誰也不知道,“草是風的一麵旗幟”,那是“靜蕾老師”在她的作文裏給她的批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