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老八王硬指奏妃 呼家將奉旨除奸(3 / 3)

見了仁宗,八王就促緊眉頭,悶悶不樂。仁宗道:“朕因久未與王叔相敘,今日請來,朕要談講談講,不知王叔為何愁眉不展,使朕憂疑。”八王道:“聖駕征遼去後,朝政委命包文正監察,文武僚屬肅清,後來聖上將包文正差去封王,朝裏龐集就自恃起來。且如上年的元宵節,那龐妃暗托他哥哥四虎探聽太子出宮將玩賞花燈,那四虎埋伏奸細,在途中謀害。彼時虧了呼得模的幾個孫子、孫女,救護了太子,送到臣的府中。臣詢問原委,方知呼家的忠心尚在。若說龐集官居極品,不應縱子肆謀;著論龐妃,聖上如此寵幸,當恩報主,不應肆毒,將劉妃所生之子推河致死,是時幸賴陳琳救送到臣府裏收養。倘陳琳喪心,依了龐妃計,臣那裏曉得?聖上何由而知?幸賴祖宗庇佑,年已長成十八歲了,不然,宋室江山誰作聖上的社稷主?賴那龐集的四個兒子飛虎、牛虎、毛虎、龍虎,不念身受國恩,極圖報效,膽敢父子兄妹,內外勾通,朋奸害國,我聖上毫無覺察,臣心日夜憂煎。”

仁宗道:“老王叔太狐疑了。朕每試看貴妃的行止,倒也不過如此;若說妃父龐集,也還忠直。就是他兒子四虎將,朕看他的智勇倒也不差。今王叔這般說法,明明是與呼家出頭,要算計龐家父子,難道王叔就是昧良心的?使得天下的人亦難深信。”八王道:“臣再不想我王如此昏聵!聽了龐妃把個正宮曹皇後平空廢了,難道做了個朝廷,也是不曉得的?龐集勾通他兄弟龐琦,招集那些人馬,封為東海公,難道我王又是不曉得的?那龐家四虎將,交結許多奸細,難道也不曉得的,我王聖明天子,豈能把朝綱大事都交由嬪妃作主?望我王猛省其好,當思堂堂一個國後,被唆輕廢;好好一個江山,龐家已占過半了。若再不除,不讓於武曌的了。我若不是宋朝的王子,再也不肯與你講到這個事情,無奈俺是你王考的胞弟,所以言不憚煩,望我王三思。如諫之不察不行,隻好各人自掃堂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了。”仁宗道:“王叔之言,卻是為了宋朝的天下才講。但朕一時放不下臉,請教王叔怎麼可除?”八王道:“果若要除,隻須降一道除奸削佞的敕諭,交與老臣,待呼氏子孫報複前仇,果能朝野肅清,忠心不改,複還了他的舊秩。倘有差失,總在老臣身上。”仁宗道:“既承王叔代朕加憂於國,朕心豈有不明?朕今降旨,以除奸敕命一道送到王府,請王叔代朕發判施行。”

那八王出官回府,排了香案,供奉聖旨,就令內監請出呼延慶弟兄,把那見駕的話細細說了一番。延慶弟兄一齊跪下叩頭,說道:“俺呼家的祖宗在九泉之下,亦可出獄。生者蒙恩,死者戴德。”八王道:“俺這劄符你帶在身邊,倘關津有阻,把這箭符與他看。你竟講奉旨到新唐差使,那關上就不敢嚕嗦了。”那呼家弟兄領了劄符,拜謝了八王叔,即便起程。延慶道:“我們偷祭兩番,遭了許多磨折,今日可以到墳拜掃,禱告租宗,然後起行。”延龍等都道:“哥哥所言正合弟等意思。”遂即一齊策馬向前而往。正是:特奉皇恩雨露新,八王一語重千鈞。

力圖報國還思祖,忠孝真堪絕比倫。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