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六郡,其中以廬江郡,外人最難打入奸細,從而內部突破,陸家連續百年在郡中上下經營,三代人的努力,如今陸康為太守多年,可謂已經將全郡上下各層的利益都相綁一塊兒去了,一榮俱榮。
又如豫章、廣陵兩郡,張、顧兩家,也是多與郡中各層官吏互通有無,隻是不如陸家這麼嚴密,故而江東四姓中,陸家的基業遠高於其餘三家,但土紳豪族亂法謀私,大漢朝廷自然也有一定程度措施,用來杜防這些地方豪門與官吏們做出出格的事情,最明顯的舉措就是,太守和縣令一般都是中央派人,且都不會安排在官員的家鄉。
不過隨著大漢權勢日漸衰落,特例就出來了,比如陸康,這江東第一世家開始利用自家的能量開始挑戰這一慣例,江東開始出現了世家獨霸州郡的事情來。
而後朱魁更為大膽肆意,直接做出架空太守周昕的事情來,收買其麾下文官武將,黑白兩道威逼利誘,簡直令人發指。
然後這樣的做法,效果迅速明顯,不過對丹陽郡的掌控程度,朱魁此刻尚遠遠不能與陸家在廬江郡相提並論。他考得不是堂堂正正的經營和謀劃,必有不服之人,小人之舉,可產一時之利,卻也容易留下他人所破的弱點。
不過,這一時之效,也正是朱魁所需要的,這就夠了,他所求也不過是能夠有一兩年的時間,快速發展自己的實力。
另一麵卻說,那皇親劉繇,本是齊孝王劉將閭之子,牟平共侯劉渫的後代,跟那兗州的劉岱更是本家親兄弟。正史上,董卓退守西京長安後,袁術占領了揚州壽春郡,為了遏製袁術的勢力繼續往江東衍生,長安的董氏朝廷,便任命了劉繇為揚州刺史,以期讓關東、江南等地更加諸侯林立,自己好漁翁得利。
不過由於朱魁的出現,董卓任命劉繇為揚州刺史的舉措提前數年,更加直接的上升為州牧的規格,權利更加之大。
他帶著董卓撰寫,獻帝蓋印的聖旨,心中大喜的去上任了,他身為漢室宗親,本這一生都難以做大州牧這等大的官位了,今漢室頹危,有名有利,或許可以拯救祖宗基業。不過劉繇也知道此去江東,一路甚難,揚州牧這一位置,並不是那麼好做的。
早有聽說江東世家十分排外,民風彪悍,民俗也與中原差異不同,要想找個插入點,十分不容易,而且自己手中並無兵力,更加難以成事。
不過劉繇身家不凡,有個在兗州當大哥的兄長劉岱,這個親弟弟前去借兵,劉岱自然難以拒絕,給了三千精兵於劉繇,領著這三千精卒,這才趕赴南下上任。
劉繇是在曆史上留下名字的諸侯,自然也有過人的見識和能力,一路上,他刻意的掩藏蹤跡,一直到了長江邊上,也是安營紮寨在山林之中。
事前他也對江東之事,做了些了解,他的首個目標選擇了是丹陽郡,這個出過丹陽精兵的郡縣,派出了多個士兵探子,好探出丹陽上下的情況。
這一探,就是半年,丹陽郡裏,上上下下,更層有權有錢之人都被了解了一統,其中關係也加以分析,很快的就發現了,丹陽郡下的秣陵縣的不同,已經那江夏太守朱魁的影子在其中,隱隱架空了太守周昕,這讓劉繇大驚,不得不更加的小心行事。
幾番的重新拉攏和許偌後,劉繇這才終於出手了。
他欲對朱魁出手,光靠劉岱借給他的三千士卒,怕是數量不夠,於是乎,劉繇又偷偷去拜見了汝南的袁術,又借了三千士兵,共有六千人,那袁術聽說劉繇要抄朱魁的老窩,大喜過望,糧草、兵器一一爽快的借給了劉繇,讓對方的儲備富足了起來。